{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小鱼荐文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促进中医药现

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7(3)

这是一篇关于促进循证医学在中医药中运用的文章,主要思想是中医药要想使走向世界、获得国际认可,那么,就必须以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去衡量自己。这或许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条路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为的迎合国家认可的标准反而会使中医药丧失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例如“辨证论治”的特点。小鱼是一名想从事中医药政策的研究的初学者,荐文引言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指教、多多评论!

1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基本认识

1.1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归根结底有两个:⑴保护中华民族积数千年智慧形成的知识产,特别是中药知识产权;⑵让人类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中医药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浩如烟海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中药学。中医理论主要形成于古代,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表述方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我们应广义地理解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保护所有创新知识专有权,传统文化只要被证明有价值、有特点,也必须予以保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证明我们传统文化中所有值得保护的东西,并使之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由于传统中医理论形成历史悠久,不可避免地与当代主流医学的认知、分析评价方法及标准存在很大差异,使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极为困难,中医药丰富的宝藏几成无主的金矿。当我们自己同胞之间还在无休止地争论是否要摈弃中医的时候,我们痛心地看到,中医药的有些知识产权已经或正在丢失。

中医药现代化由此被赋予了神圣的历史使命。

引入循证医学关于证据评价的标准,鉴别和确认传统中医药真正具有知识产权价值的东西,是保护并发扬光大传统医学、保护这笔中华民族财富的有效措施。

1.2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

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可简述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

所谓标准化,是指按照现有全球统一标准和/或具有可能被国际接受的标准作为中医药的生产和实践规范,包括药用植物栽培、药物原材料生产和制作、中药成药生产、中医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所谓科学,是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理论或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当科学和糟粕并存时,摈弃糟粕保留科学就是科学化。

国际化,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目标和标志。中医药国际化主要是指中医药被国际接受,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前提,标准化和科学化是国际化的前提。

1.3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难点

一是缺乏国际认可并能被掌握的诊断最佳证据,二是缺乏国际认可并能推广的疗效最佳证据。

诊断证据,是指证实诊断准确性的证据。现代医学可通过形态、图像、数据等提供证据,而中医传统诊断方法的度量化尚在探索中,而且缺乏对证据的严格评价。“辨证论治”这一临床治疗原则还需要最佳诊断证据和最佳疗效证据的支撑。

浩如烟海的传统中医典籍绝大多数是医家经验总结,其疗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均不统一,真实性和可靠性难免受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影响,这些典籍的应用尚需按照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重新验证和评价,以获得疗效最佳证据。

中药方剂无论是经方、验方、通用方和自配方,都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精通中医理论和具备丰富的中药学知识的医师正确辨证后才能正确运用、获得预期疗效。中医独特的逻辑分析方法和专业术语,使其推广应用尤其困难,还需要中医专家持续不断地对其解读完善和发展。

2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策略和措施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和10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疗效是评价任何治疗方法的唯一标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终点考核指标,疗效的考核必须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中医药必须“以效服人”,其临床实践模式必须符合国际规范,中医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必须现代化。

因此,我们制订和实施了四大举措:

⑴在中国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创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机制;

⑵制订中医临床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forTCM);

⑶全面展开中医Cochrane系统评价,按国际标准评价中医药疗效;

⑷在中医从业人员中进行循证医学教育,建立和推广能够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中医临床实践模式。

2.1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

目的是提高临床试验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信度,从入口把关临床试验质量[1]。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从年起按照WHO国际临床试验平台的标准筹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并成为渥太华工作组(OttawaGroup)成员单位,年10月开始受理临床试验注册申请[2]。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除具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注册功能外,依托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地区培训中心的技术支撑,对所有注册临床试验进行审查并帮助完善研究设计方案、提供分配序列的中央随机化和方案隐藏服务、指导试验论文写作[2]。

为了全面推进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年5月,中国循证医学中心联合48家(现扩大到52家)医学核心期刊发起建立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并创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协作网,《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1本一流中医类杂志为发起单位和协作网成员[2]。

协作网宣告,从年1月1日起优先发表经注册的临床试验论文,逐步过渡到只发表注册临床试验论文[3]。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协作网汇集了国内临床科研方法学的一流专家,按照国际标准对注册试验设计方案严格审查,是一种提高我国临床试验包括中医药临床试验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机制,对于中医药疗效最佳证据的产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2.2用国际标准评价中医药疗效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国际公认的最佳证据之一,其特点是:

⑴全球合作;

⑵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全程质控;

⑶综合分析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副作用;

⑷总结临床试验当前的质量状况;

⑸导向未来临床试验。

开展中医药Cochrane系统评价,就是用国际标准评价中医药疗效及临床研究质量,是促进中医药及其临床研究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最佳途径。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中国Cochrane中心从年开始开办系统评价培训班,医院校培训了60多名中医系统评价研究人员,中国研究者已发表中医药(包括针灸)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40多个、系统评价20多个。

中医药Cochrane系统评价包括其他系统评价中文数据库的建设也提上日程,以便使中医药证据的检索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现代中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以来,从单味药到复方药,积累了大量知识。但我国现有中药药理学、药效学的专著、手册多为根据动物实验或复习临床试验资料写成的综述性文献,受当时条件限制,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难免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对中药药理的现代认识如何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仍有待深入研究,该领域涉及的正是中医药知识产权最有价值的部分,基础研究结果与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的结合和运用,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我们主张在继续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目前,对基础研究的系统评价还需要进行方法学研究。

2.3制订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提供了关于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过程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或不详尽,则会使读者难以判断其结果的真实性和应用条件。以DavidMoher为首的工作组制订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统一规范(CONSORT)》[5]被全球一流医学杂志采用并逐渐推广到其它医学期刊,对提高全球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年,受ONSORT工作组委托,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牵头组成《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统一规范(CONSORTforTCM)制订委员会》,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25名中医、中西医结合、统计学、方法学等方面的一流专家、一流中医期刊编辑,4名CONSORT工作组成员;已于年启动CONSORTforTCM系列研究,为全球中医类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报告标准[5]。

制订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除了向读者提供真实的试验信息外,还可反馈性地让研究者了解临床试验的标准方法和程序,从而提高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水平,起到从出口把关临床试验质量的作用。

2.4在中医从业人员中进行循证医学教育,规范中医临床实践

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中医从业人员职业观念的现代化,循证医学能够给中医带来的不只是证据评价标准和方法,还有其哲学和临床实践的行为模式。

2.4.1循证医学的哲学是所有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

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主张医学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临床技能、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三项基本素质、医疗服务必须以患者为核心,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6]。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数千年形成的社会公德在医学的体现,是各种医学从业人员共同的职业道德准则。

2.4.2循证医学关于“所有医疗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基础上”是临床医学的实践准则

无论中医、西医,其临床实践过程就是一个收集证据、分析证据、根据证据做出治疗决策的过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作出治疗决策,也应该成为中医临床的实践准则。

2.4.3实践循证医学“五步法”是所有临床医学的实践规范

正确提出临床问题、查找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证据、严格评价证据、结合治疗对象的实际情况应用证据、后效评价、止于至善[7],是临床医学的实践规范,也是中医应遵循的实践规范。

符合国际临床医学规范的中医临床医师队伍是提高中医临床医学质量和中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中医药领域中的循证医学教育已在一些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多所中医药院校和研究院所参加了教育部循证医学师资培训班并在多所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我们还在中医继续教育项目中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

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需要全体中医同仁和关心中医药的学者、科学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事业,需要所有的人,无论其对中医药持何态度,均应以严肃认真、科学负责的态度对待或参与。

参考文献: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gnjg/226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