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目考试开考在即,点小编此次与多位师兄姐收集易考点后,结合讲义,整理出较易出题但较难理解的部分,希望可以助此刻看到本文的你一臂之力!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传染性出疹性疾病;甲类传染病鼠疫与霍乱;循证医学;抗菌药物应用概论。
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复习资料,在后天考出好成绩!
感染性出疹性疾病:
1.麻疹
病原:麻疹病毒
传播途径:呼吸道
潜伏期:1-3周
特点: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留有色素沉着。
出疹规律:发热3天开始出疹;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面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疹间皮肤正常;3天左右疹退。
病原治疗:无特异药物。
预后:大多良好,肺炎、脑炎并发症可致死。
预防:麻疹疫苗(接种时间:8月大小儿+1年后加强+入学前复种。)
2.风疹
病原:风疹病毒
传播途径:呼吸道
潜伏期:2-3周
特点:全身斑丘疹,伴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
出疹规律:发热1天后出疹;出疹顺序:面部—躯体;疹间皮肤正常。持续3-5天。
病原治疗:无特异药物。
预后:获得性风疹预后好;先天性风疹可死胎。早产和先天缺陷。
预防:风疹疫苗(接种时间:1岁以上)
3.水痘带状疱疹
病原:水痘带状疱疹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
潜伏期:2-3周
特点: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的斑丘疹、水疱和结痂。
出疹规律:可伴发热;皮疹分批出现,向心分布;皮疹转变规律: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痂疹)。
病原治疗:阿昔洛韦(疗程7-10天)。
预后:免疫抑制者/新生儿可并发血性水痘、重症肺炎/肝炎。
预防:水痘疫苗,适用于1岁以上未患过水痘的小儿。
4.幼儿急疹
病原:人疱疹病毒6型、7型
传播途径:呼吸道/唾液
潜伏期:10天
特点:高热3-4天后热退出疹,伴颈部、枕后淋巴结肿大。
出疹规律:热退(热度下降)后出疹,分布全身,无典型顺序,疹间皮肤正常。
病原治疗:无特异药物。
预后:好。
预防:无疫苗。
5.手足口病
病原:肠道病毒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呼吸道
潜伏期:2-5天
特点:口腔疱疹、溃疡+手足、臀部位丘疱疹。
出疹规律:可伴发热;口腔先出现疱疹/溃疡,后手足/臀部出丘疹或丘疱疹;1周左右疱疹消退/结痂。
病原治疗:无特异药物。
预后:大多良好,少数并发致死性脑炎或肺水肿。
预防:无疫苗。
6.猩红热
病原: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
潜伏期:半周
特点: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退后碎屑样/膜样脱屑。
出疹规律:发热24h内出疹,1天内遍及全身;疹间皮肤充血,面部充血无皮疹;口周苍白圈;2-4天疹退。
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一代头孢,疗程7-10天。
预后:及时抗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无疫苗。
鼠疫(甲类传染病)
病原:鼠疫杆菌(加热55度15min/度1min即死)
传染源:鼠
传播途径:鼠蚤。
临床表现:
1.腺鼠疫:全身中毒症状+急性淋巴结炎。
2.肺鼠疫:剧烈胸痛、咳嗽、大量泡沫血痰,呼吸困难。
3.败血型:突然高热/体温不升,谵妄/昏迷。皮肤黏膜出血,多在24h内死亡,死后尸体紫黑。
4.轻型:局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
一般:消毒、隔离、流质饮食。
病原治疗: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磺胺嘧啶。
霍乱(甲类传染病)
病原:霍乱弧菌。(加热55度10min死亡,煮沸即死亡)
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
传播途径:水
临床表现:分3期
1.泻吐期:急剧腹泻,一般不发热,不腹痛,粪质米泔水样无臭,含大量片状粘液,每日十余次;呕吐多在腹泻后出现,常为喷射性和连续性。
2.脱水期:神志淡漠眼球下陷,血压低,体温下降。
3.恢复期:各项恢复。
诊断:有下列之一即可诊断
1.腹泻+粪便培养霍乱弧菌(+)
2.霍乱流行期间疫区内有典型症状并迅速脱水、循环衰竭、肌肉痉挛者。
3.粪便培养(+),前5日内有腹泻症状者诊断为轻型霍乱。
鉴别诊断:
细菌性食物中毒:同食者常集体发病,先吐后泻,排便前阵发性腹痛,粪便为黄色水样。
细菌性痢疾:伴腹痛/里急后重,粪少,脓血样
治疗:
1.隔离。
2.补液:第一个6h,成人口服ml/h,儿童15-25ml/kg,以后每6h口服量按前一个6h出液量1.5倍计算。呕吐者也可口服补液。中重度失水者静脉补液,补液,中度失水者-ml/天,先快滴后慢滴。重度失水者-ml/天,两条静脉通路,先快后慢。
3.抗菌治疗:多西环素/四环素(儿童禁用)/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
4.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纠正低血钾;纠正休克和心衰。
循证医学(EBM):
实施EBM的步骤:
1.PICO格式构建临床问题:
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
Intervention:干预;
Comparator: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