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各国间以及国内个社会阶层间人群的健康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全球化、城市化和老龄化引起的社会、人口以及流行病学的变化向我们提出了三十年前无法预料的巨大挑战。这对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发展无疑也是一种重大挑战——即如何确立全科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全科医师制度?如何应对卫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健康发展需求挑战出现的缓慢和不充分的回应?如何纠正或实质性的修正将卫生机构引入歧途、背离人们对健康和卫生保健期望的不良趋势?如何进行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价值观的卫生改革?这些问题将任重而道远的推动着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以及全科医学职业的发展。
(一)探索生命科学
人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对自身的了解和对环境持续适应的过程。著名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eigvonBertalanffy)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了机体论的基本原理:即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
依据一般系统论的原理,有机体是一个原本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其生理结构由细胞、组织、器官及若干系统(我们称之为子系统)组成,构成了人整体生物系统;心理活动由认知、情绪和行为组成,构成了人的精神系统;社会化过程是由人际环境、角色执行和社会功能组成,构成了社会适应系统。家庭、组织机构及国家形成了人的社会环境。系统和子系统构成了生物、心理及社会的层级,这些层级具有流动性,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会影响其他层次的功能。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是人的生理、心理或社会任何部分发生改变,均会影响到整体功能的执行。因此,从全人角度认识生命,探索如何让生命健康地适应环境变化、适应自身不同阶段的变化、适应慢慢衰退与平静回归,将是我们健康卫生保健职业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完善询证健康保健
对生命所有问题的处理,沿用循证医学的模式,是初级卫生保健科学系统化最佳服务的标志。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模式(EBM)是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McMaster)大学GordonGuyatt领导的循证医学工作组于年发表在Jama上的第一篇循证医学论文正式命名为标志。同年在英国牛津,IainChalmer及其同事正式创建了英国Cochrane中心,次年成立了国际Cochrane协作网(TheCochraneCollaboration),正式开始了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证据——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R或Meta-分析)的全球协作工作。我国于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开展循证医学知识与实践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并与国际CochraneCollaboration联接。
循证健康保健(Evidence-BasedHealthcare,EBHC)是循证医学重要内容之一,这一部分需要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学共同努力开拓,特别是在目前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水平、人口老化、人们对卫生服务质量希望值明显增加以及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制定卫生保健决策不能只考虑价值与资源,而是要用科学依据进行评价,无论对个体或群体,制定任何的健康保健决策和措施都要强调以循证健康保健原则为依据,以保证充分利用有限的健康保健资源为国民提供最佳的健康服务。
(三)建立整体医疗卫生保健机制
目前中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是公立的,主要开展提供包括基本医疗、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在内的“六位一体”服务;现实中“六位一体”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其它为辅”的服务的格局,与发达国家相比,距离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要求还有有很大差距。
整体观是我们这个时代卫生保健真正有效的观念。要让国民真正获得实在的健康保健,首先必须要更新健康理念,引入中国医学和谐自然观认识生命,对待生命,解决生命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站在全人与整体的角度构建医疗卫生保健机制。全科医师制度与职业发展更应该着重于人的整体健康发展、健康维护与健康促进的探索,以自身的实践,推动健康产业与医疗改革朝着遵从自然规律、符合健康自然法则的方向发展,减少因对生命无知和局限性思维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带来的医源性和心源性伤害。只有科学的构建全科医学制度和全科医师职业的健康发展,才会真正造福百姓,造福人类。
(四)推进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中心的卫生改革
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受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卫生保健工作、卫生改革都以及全科医师制度的构建都应将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而卫生改革是推进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目前庞大的卫生机构和全科医师制度的确如,不利于资源的集中和经费合理使用的控制,因此笔者认为:
1.建立由国家统一规划的全民保健服务制度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情,明确国家卫生保健服务制度的结构、功能、政策和基本原则,以建立和健全适应中国卫生保健需要的全科医师制度。促进卫生系统的改革,消减目前庞大的卫生机构,充分考虑卫生服务的便利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在卫生服务和计划方面要更好地体现社区化的原则。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力度
国家要加大卫生保健的投入,使国民能享受免费程度较高的卫生保健服务,就需要尽快完善全科医师制度,加强全科医师的岗位职能;以适应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卫生服务的重点的原则,提高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在卫生系统中的地位,使其在维护和保障国民终身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改革卫生保健管理模式
简化复杂的卫生管理机构,实行从中央到基层卫生分管机构以及卫生服务一条线管理,以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为中心,医院医疗服务、全科医师服务与社区卫生保健相结合的服务管理体制。卫生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和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使卫生保健供方和需方形成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改善服务质量,消除主要病因和不公正现象。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东方云-白胜西手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