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的“年全国护理新进展与科研写作研讨班(二期)”于6月2—4日在素有“天下文枢”之称的江苏省南京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护理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以创新为主线,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以护理科研和写作为核心内容,分享了循证护理热点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反响热烈。
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护理杂志社社长姜小鹰教授致开幕词。江苏省护理学会张镇静理事长、霍孝蓉常务副理事长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并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
姜小鹰教授做了题为《临床护理与科研创新》的讲座,提出要让白衣天使插上“科技的翅膀”,她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护理科研的特征及其伦理原则,详尽地讲解了护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骤,强调护理科研应有的精神与特质。她提出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结合护理工作实际,发挥自身职业特点与优势,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契合,加强团队合作,做一个善于捕捉细节、发现问题、用小发明创造大智慧的有心人!
厦门大学滕伯刚教授以国家基金的内涵、定位、任务及方针政策为切入点,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点与技巧进行了深入解读。护理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如何在申报国家基金的过程中,结合护理学科自身本质特性提高中标率,是提高科研效益性的关键。滕教授强调源头创新的思路是基金的灵魂,合理的技术路线是标书的智慧,扎实的工作基础是申报的基础,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成功的保障!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刘华平院长以《质性研究论文写作常见问题》为题,围绕“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使其严谨”三大关键问题做了精彩授课。她强调质性研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在研究中应确保将主观因素排除在外,严格遵循逻辑性使其符合伦理原则。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分析质性研究的定义、特征与内涵,刘院长指出了目前质性研究中常会出现的十大问题,如研究对象描述不清、信息表述不全、结论适用性不强等,针对护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带领学员们展开深入思考。
医院护理部吴欣娟主任依托护理管理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全方位统筹,精细化实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为题向与会代表做了精彩报告。结合医院在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实际,吴主任强调要正确规避科研过程中的风险,重视护理科研体系的构建,完善组织架构并形成科学化的管理体系。遵循“抓大放小、重心下移、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十六字方针,做好中长期规划、推动创新型护理学科建设。
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金静芬主任委员以专业创新为总体思路,为与会代表做了题为《门急诊护理专业创新与发展》的报告。围绕如何将创新思维渗透到护理工作实际的核心思想,金主任提出创新无处不在:小到日常工作中的各类发明创造,大到管理方式的突破性革新。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金主任强调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是护理专业领域走向新发展的基石,要将人才培养与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相结合,不断革新技术使其走向互联网化,打造新的专业环境,提高护理质量。
中华护理学会造口专业委员会蒋琪霞副主任委员做了题为《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业创新与发展》的专题授课。围绕我国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领域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她结合自己的护理实践和科研经历,强调专业队伍的培养与发展、专业平台的打造以及专业品牌的创立是护理实践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中华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曹作华编审以《护理论文的选题与投稿》为题,向与会学员进行了全面系统性的写作指导,曹老师强调政治/政策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五项原则,结合审稿实际工作详细介绍了编辑工作的流程以及对稿件质量的基本要求。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胡雁院长以《循证护理实践相关论文写作》为题,为参会代表系统讲解了循证护理相关论文的写作要点及常见误区。循证护理是护理领域中一个持续上升的热点,立足于循证护理的基本内涵,胡院长从循证领域论文的五种形式入手,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指导。“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写好一篇循证护理论文也不例外,它植根于点滴细节的推敲。胡院长细致讲解了证据金字塔状的层级分布,强调在循证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层级高的证据作为研究后盾。同时介绍了正确的循证护理论文写作模板,为严谨的循证研究提供了指南。
《中华护理教育》编辑部副主任王红丽副编审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护理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过程中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王老师强调研究设计应遵循伦理原则,资料收集应遵循客观准确的评估方法。统计与分析是资料整理过程中最不易理解和把握的环节,《中华护理教育》编辑部李晓宁编辑通过列举实例,强调针对性方法的使用往往能够更加顺利的解决问题。数据的收集不代表统计工作的结束,深入的资料整理与分析才是重中之重。《中华护理杂志》编辑部谢贞编审详细介绍了科研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要点问题与常见问题。她建议学员们用写“续集”的思路选择写作角度;注意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层次鲜明的文章框架;通过对文题、小标题、某一段落乃至全文的表达设计,来调整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
6月4日,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落幕。“千山耸壑气蓬勃,千帆竞发接新晨”,面对专业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是护理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护理学科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此次会议以写作方法的传授及科研思路的开拓为核心内容,通过专家对循证护理等护理专业领域热点问题的细致讲解,将门急诊与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业界同仁分享,推动专业领域的发展,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员的一致好评。中华护理杂志社将于年9月和11月分别举办第三期、第四期全国护理新进展与科研写作研讨班,以满足广大作者、读者的需求。
(中华护理杂志社董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