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准确来说是8月8日的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82度)发生了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灾难发生后,除了人民解放军的及时救援和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之外,一个话题引起了热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四川?
是啊,仅21世纪,四川省就已经发生了3次7级及以上规模的大地震。从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到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再到这次的九寨沟地震,为什么,大地震一再肆虐于四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地震的成因。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举个例子,假设鸡蛋是地球,蛋壳就是地壳,蛋清就是地幔,蛋黄就是地核。
请自行想象我没碎时候的样子
而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更是几乎都是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又称“断层地震”,由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发生断层而引起。我们不禁要问了,地壳的岩层那么坚硬,为什么会发生断裂?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就单说四川这块地方吧。从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洋板块就不断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正面碰撞。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同于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当大陆与大洋相遇的时候,一个轻一个沉,彼此之间可以互补,稍微商量一下也就和平了——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但大陆与大陆不行,他俩都是漂在洋壳上的,彼此间密度基本相同,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有人要问了,印度洋板块不是大洋板块吗?为什么说它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是大陆对大陆?
下面我们进行一下科普: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们知道,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但是,敲黑板划重点啊:大的板块内部并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整体,很多都是小地块之间相互拼合之后的结果。而除了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洋壳外,其余各大板块都包括洋壳和陆壳两部分。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怼的地方,正好是两个陆壳。
于是乎,二者就开始了长达亿年的互相挤压,并且在交界处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系。这还没完,陆地上地方就这么大,印度洋板块日复一日地从西南边推挤,导致青藏高原在不断隆升的同时,也被挤着向东运动,身不由己地开始挤压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没办法啊,只能被动地被挤压着,不断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压力。但是老这么忍着也着实不是办法,于是,每当压力蓄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极限之后,它就会自行寻找地壳中薄弱的地方释放压力。而它释放的结果就是那处地壳被压力冲破,从而发生地震。
因此,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带上形成了多个小的断裂带,如龙门山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虎牙断裂带、岷江断裂带、塔藏断裂带等。而此前的3次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九寨沟地震都发生在这一构造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
或许,四川总被地震肆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要再挤我了,再挤,我就把压力释放出去了!
最后,救援工作还在继续,天佑四川,让我们一起祈祷受灾的群众平安!
长按识别图中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