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丽丽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吸入呼吸道的雾状气溶胶形态给药的药物输送方法,广泛用于上、下呼吸道疾病,其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较好的直接作用或药效,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口服药物的全身副作用。雾化吸入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祛痰类药、注射用糜蛋白酶、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布地奈德等
①ICS可有效控制局部炎症、消除水肿、改善症状等。
②潜在的不良反应为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口咽腔黏膜干燥、声嘶、咽部疼痛不适、反射性咳嗽及发音障碍。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抗抑郁药2周会致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长期使用雾化吸入曲安奈德会致腰椎和股骨骨密度降低。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①临床雾化吸入制剂主要为SABA,SABA制剂的共同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沙丁胺醇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特布他林起效慢于沙丁胺醇,且其支气管舒张作用也相对较弱。有研究表明,特布他林对β2受体选择性及对肥大细胞膜的稳定作用均强于沙丁胺醇。
②吸人β2受体激动剂虽有较强的受体亚型选择性,但过量或不恰当使用可能致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头痛、外周血管舒张及轻微的代偿性心率加速。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虚脱等。吸人β2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口部和咽喉疼痛及支气管痉挛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现。
短效抗胆碱能药(SAMA)
异丙托溴铵
①主要作用于大气道而非小气道,与SABA相比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弱,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更为长久。
②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恶心、口干、苦味、心动过速、心悸、眼部调节障碍、胃肠动力障碍和尿潴留等。有时可能致咳嗽、局部刺激,极少情况下出现吸人刺激产生的支气管痉挛。偶有变态反应如舌、唇、和面部血管性水肿、皮疹、荨麻疹、喉痉挛和过敏反应。
祛痰类药
硫醇及其衍生物类:N-乙酰-L-半胱氨酸(NAC)、2-巯基乙磺酸(美司钠)
①可使痰液黏蛋白的二巯键断裂,降低痰液黏度,局部给药可作为速效、强效的黏痰稀释剂,并可液化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并增加分泌物量(主要在用药初期)。
②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可与支气管扩张药或血管收缩药合用;不得与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碘化油合用。
氨溴索
可降低痰液黏稠度,改善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并可镇咳。临床曾有雾化吸入氨溴索针剂有效的报道,但其安全性有争议。
注射用糜蛋白酶
①可使脓性或非脓性痰液液化,易于咳出,既往经验性应用于咽喉部炎症疾病,可制成0.05%溶液雾化吸入。
②超声雾化后糜蛋白酶效价下降明显,并可引起组胺释放致过敏反应,目前临床逐渐不再采用糜蛋白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③注射用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时须注意时间宜控制在5分钟内,若引起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抗组胺类药治疗。
碳酸氢钠溶液
①为碳酸氢钠的灭菌水溶液,是一种弱碱性溶液,pH值7.5-8.5。流变学研究表明其作为弱碱性溶液,可在局部接触痰液时降低其弹性和黏性模量,有助于黏液清除,减轻分泌物对干粉类药物扩散的抗性,提高药物递送至下呼吸道的有效性。药代动力学方面缺乏雾化吸入给药后全身吸收率的数据。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浓度为.25-4.0%,可使用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稀释。
②文献报道其可碱化局部黏膜环境,用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局部治疗、急性氯气吸入的呼吸道损伤局部治疗,但疗效无肯定循证证据。碳酸氢钠的灭菌水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利于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萎缩性喉炎黏性分泌物、纤维素膜和干痂的稀释和排出。另外碱性环境可抑制真菌的繁殖生长,促使黏蛋白降解而促进排痰。研究表明,气管切开者如有干痂或血痂时用.2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痰液效果最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其湿化效果优于单用生理盐水。
③因其弱碱性,通常雾化吸入时不与其他药品配伍。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可激活α、β受体,并抑制部分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血管收缩作用,作为雾化吸入给药虽有少量经验性使用的报道,但缺乏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
氯化钠溶液
目前多项研究证实,单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雾化时,因水分蒸发快,形成高渗液沉积于肺泡及支气管内,致支气管及肺水肿的发生风险增加,加重呼吸困难。建议使用氯化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时,尽量选择浓度为0.45%的氯化钠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联用其他碱性药,以降低湿化液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发生。
灭菌注射用水
①灭菌注射用水属于低渗液且不含杂质,被广泛用在临床机械通气者的气道湿化。其稀释能力强,适于分泌物多且较黏稠者,或作为其他湿化药的溶媒将药物调节至最佳治疗浓度。
②长期使用可能致细小支气管黏膜表面黏液超过气道对液体的清除能力,阻碍气体与呼吸道黏膜的接触,过度湿化,降低氧分压。
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两性霉素B等
①妥布霉素被FDA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的绿脓杆菌感染。
②氨曲南被FDA批准用于改善感染绿脓杆菌的囊性纤维化者的呼吸症状。
③我国仅有部分厂家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被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
④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多用于长期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因某些静脉制剂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硝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
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α-干扰素
①利巴韦林适于有明确的病毒感染者。由于应连续吸入,需在封闭空间进行,不常规推荐。
②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临床使用经验。但尚无儿童雾化吸入推荐剂量,有效性也需进一步证实。
中成药注射液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经验及研究均不足,疗效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均有待验证,不推荐使用。
FDA批准的、未在国内上市的雾化吸入用药:
色甘酸钠:预防支气管哮喘。
曲前列环素、伊洛前列素:用于肺动脉高压。
羟乙基磺酸戊双脒:用于HIV者预防杰氏肺囊虫肺炎。
参考文献:
雾化吸入在咽喉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6(5):23-
2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6(34):-
3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5-09
4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年版)[J].医药导报,,38(2):35-42
5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38(7):-
6物联网辅助雾化吸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37(0):72-
7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54(3):67-88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7(4):-
经典医学病例、专家讲座视频模拟考试题库、最新医学资讯医学路上伴您一路前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