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Unsplash??DyanaWingSo
全文共0字,预计阅读时间分钟。
文章大纲:
.健康是最主要的生命福祉之一,是实现其他一切生命福祉的基础.健康是可衡量的生命福祉.健康效果(effectiveness).健康效用(utility).健康效益(benefit).中国卫生健康问题规模大,有显著的提升空间.中国卫生健康问题的规模.中国卫生健康问题的被忽略程度..整体进步快,但与高收入国家仍有差距..西部与乡村地区医疗可及性与质量较弱..居民个人卫生支出负担重...基本医疗保障...补充医疗保障...托底保障.卫生健康领域有循证且成本效益高的干预措施.健康领域的循证传统.健康领域的高效干预措施5.结语6.参考资料益盒目前的研究正从卫生健康议题开始,扫描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寻找在中国从事相关干预措施的公益组织。
不过,做公益为什么要选择卫生健康?本文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有:
健康是最主要的生命福祉之一,是实现其他一切生命福祉的基础;
健康是一种可衡量的生命福祉;
在中国,卫生健康仍是一个大规模且有较大提升空间的议题领域;
卫生健康领域重视循证研究,有成本效益极高的干预措施。
用Givewell创始人HoldenKarnofsky()的话来说,“从根本上讲,卫生健康领域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它有很多成本低却同时可以带来可衡量、可证明、可量化的好处的干预措施。从事这些干预措施的项目暂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资助,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这是我知道的唯一符合这种描述的援助领域。”
摘要健康是最主要的生命福祉之一,也是实现其他一切生命福祉的基础。拥有健康会让一个人获得教育机会、进入社会生活、追寻理想,并促进发展、为人赋能,让人有机会去争取幸福人生。
得益于现代医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健康逐渐成为了一种可衡量的生命福祉。我们已经有血压、心率、体温、BMI(身高体重指数)、心理及精神疾病量表等医学工具。此外,我们可以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与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来衡量疾病带来健康影响,比较不同疾病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提升的生命福祉,并计算促进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省下的费用。
在中国,卫生健康是一个规模非常大、深刻地影响非常多人的问题。07年中国疾病负担的测算显示,各类疾病将夺走国人大约.7亿年的健康寿命,其中,慢性病造成88%的死亡,导致70%以上的疾病负担。
整体来看,作为中高收入国家,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基本与国情相符,仍有显著的提升空间。在全球医疗可及性与质量排名中,中国排名第8名。北京和上海可与最发达的欧洲地区比肩,而西部省市则多位于全球后/国家的水平,东西部差距显著。09年,中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8.%,个人负担的医疗成本仍然较高。
从解决方案上来说,循证的金标准-随机干预试验-便诞生于临床医学领域。卫生健康领域的循证研究开启地最早、发展地最成熟,使得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筛选干预措施。很多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已知有效的廉价手段来消除,以不到00美元的价格挽回一年健康的生命。我们暂未发现卫生健康之外的哪个领域有如此多且能高效挽救和改善生命的干预措施。
.健康是最主要的生命福祉之一,是实现其他一切生命福祉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几乎会不假思索的认为健康是重要的,因为其关乎到生命的存续与发展,构成人类一切其他活动的前提。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退后一步,系统性地追问:健康的重要性究竟在哪儿?它如何与我们的生命发生联系?
这让我想起在考虑筛选什么议题时,益盒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定义什么是“好”(good)、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世界上珍贵的东西颇多,不同的公益项目的关切也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一家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公益组织和一家专注于资助画家创作的基金会呢?
在哲学上,这个问题被称作“价值论”(Theoryofvalue),即探索什么事情、什么结果是有价值的。你可以认为对于生命有益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也可以认为美、文化、生态与自然的平衡共生是有价值的。几乎所有哲学中的主流价值理论都会认可生命福祉(wellbeingorwelfare)——即对生命有益的事物——的价值(Schroeder,06)。同样的,我们也认为那些能有效促进生命福祉的公益项目是“好项目”、“有价值”的项目。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世界上的其他价值,艺术、美学、诗歌、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一个精彩、丰富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的世界。
那么,什么是对生命有益的东西?什么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福祉?不同人或许有不同答案,不过主要有三类观点。享乐主义者(Hedonist)看重能让人快乐幸福、避免痛苦的东西;欲望满足理论者(Desiresatisfactiontheorist)看重满足个体的欲望;客观清单理论者(Objectivelisttheorist)说,许多事情具有客观的幸福价值,比如事业、友谊、教育、知识等,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生命福祉(Crisp,0)。
这些观点虽然各异,但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拥有健康意味着能使人免去疾病缠身的痛苦;获得健康的生活是人最基本的欲望之一;健康是让人幸福的价值清单上不可或缺的一员(Crisp,0)。益盒同样认为,健康是最主要的生命福祉之一。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病痛来袭时,我们几乎无法正常生活。饱受疾病折磨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过早死亡则会剥夺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与幸福生活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保障与促进健康就是在提升一个人的生命福祉。
同时,健康是实现其他一切生命福祉的基础。因为任何人的所作所为都要以有质量地活着为前提,免于健康不良和死亡是人类享有幸福与良好生活的前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福利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将健康描述成一种最重要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他认为,“几乎每个人都会珍视和向往长寿,而不是在幼年或壮年就过早死亡;每个人都希望在活着的时候过好日子,而不是过一种痛苦的、不自由的生活。这些都需要健康——一种最为基本的、能让我们能去实现其他价值的可行能力"。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那Ta有更大的可能无法正常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无法顺利进入社会生活、无法自由地追寻理想。并且,这种限制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替代或补偿的,因为失去健康意味着从最底部摧毁了扩展人生选择的可能。
因此,增进健康不仅是一种兜底保障,更是一种促进发展、为人赋能之举,让人有机会去争取自定的幸福人生。
.健康是可衡量的生命福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曾经提到,益盒希望寻找影响力可衡量的公益项目。通过度量和计算,公益组织能更具体、直观地展现自己的有效性,持续地提升自己行善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得益于现代医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健康逐渐成为了一种可衡量的生命福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已经发展出了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economicevaluation)领域,构建了一套分析投入与健康结果(healt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