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疗环境的循证设计研究
辛衍涛/医院
过去10年,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补偿机制的变革、人口老龄化的医疗需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使住院医疗向门诊医疗转变。
近年来,随着上述影响的加速和扩大,以及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医疗服务不断发展,家庭医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住院和门诊医疗模式开始向急性和亚急性疾病的家庭医疗模式转变。
以往,家庭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病情较为稳定、可以在家中接受医疗和护理的老年人。但近年来,逐步向其他人群扩展,如农村地区的患者、康复患者、其它年龄组的慢性疾病患者。
有些国家开始出台政策,促进家庭医疗的开展,如美国老年医疗保险覆盖的部分人群,可以享受家庭医疗的报销政策。其中包括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在家中接受姑息治疗;进行必要的装修改造,如修建轮椅坡道、安装扶手等。
家庭医疗的优势
家庭医疗的发展使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对医院来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和与之相关的院内感染,降低医疗支出,提高成本效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贫困医疗保险的家庭医疗计划可以使相同病例的医疗支出下降19%,平均住院日由4.11天下降至3.2天,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甚至高于住院患者。另一项研究发现,医疗支出下降52%,急诊治疗加30天家庭医疗的支出与住院治疗相比下降67%。同时,家庭医疗的发展还可以医院和护理机构服务能力带来的压力。
对于患者来说,家庭医疗比住院治疗便利,降低了经济负担,提高了自主性,可以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接受医疗服务,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就医体验。
面临的挑战
当前,家庭医疗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开展家庭医疗的知识体系还尚未建立;居家环境还不能满足家庭医疗服务的需求;虽然需求增长迅速,但提供家庭医疗服务的机构为数不多;由于医疗技术的限制,许多技术无法在家中应用;费用补偿政策还不够完善,报销比例低,缺乏吸引力,完善具体的操作机制也需要时间,难以大规模推广;为保证医疗安全进行的家庭装修改造费用较高;医疗需求也较为复杂,如不同的护理级别、年龄、类型、家庭状况等,装修改造方案难以标准化;有些患者没有房屋的所有权,装修改造难以得到允许;有些医疗设备的使用有特殊要求;医疗服务的效果难以测量和评价;医疗安全和职业安全还不能安全得到保障。
研究现状
关于家庭医疗的循证设计研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文献,二是专家的观点。居家养老和普遍的设计原则与家庭医疗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据来自这两个领域。主要是促进患者和服务提供者身心健康的循证设计策略。具体来说,包括以下10个方面:
建筑与居室的布局
患者搬运装置
家具
辅助患者活动的可及装置
储藏空间
废物处置
地面
照明
技术应用
家居美化
现有的证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医疗安全和效率的研究;二是普遍的家居设计研究;三是居家养老的研究。贯穿上述三个方面的共同主题是关于可及性的研究。这里提到的“可及性、可达性或无障碍”的概念是指,为进入和使用物理环境提供支持的设计。
结论
家庭医疗的开展需要对原有的家居环境进行适当改造,以满足患者、家人和服务提供者的需求,符合相关医疗安全和质量标准。如何平衡家庭医疗患者与普通居住者的不同需求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普通住宅、居家养老、家庭医疗设计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建筑师、设计师、医疗专业人士、居住者共同参与,在政策、设计、科研等方面持续做出努力。
北京对外医学交流协会
与你分享结伴成长的乐趣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