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血压血脂综合管理6问

导语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够理想,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血脂异常,这为当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又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共同管理,是患者长期获益的重要策略。

因此,丁香园特邀请医院李玉明教授、杨宁教授,针对《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的专家共识》内容,分享他们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和观点。

李玉明教授采访视频

杨宁教授采访视频

立足高血压管理实际需求,血压血脂综合管理应运而生

?Q1:当前高血压患者管理所面临的难点有哪些?又是基于怎样的背景,要启动《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的专家共识》的撰写?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总体看来已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和难点困扰着我们。

首先,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同时患有血脂异常的比例增高。根据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45亿高血压患者中有41.3%合并血脂异常。

其次,我国成年人高血压、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不理想。我国第4次高血压调查显示,≥18岁的成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年人群血脂调研显示,我国≥35岁的普通人群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23.7%,治疗率为13.0%,控制率为6.5%。控制不达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患者是以症状为就诊前提,而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早期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够明显,因此无法引起充足的重视。

此外,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中,高血压和高LDL-C分别为第一和第三位危险因素。若两者同时并存,患者的ASCVD风险将倍增。我们迫切需要形成一个专家共识,提供适宜我国高血压患者实际需求的临床诊疗管理共识,因此《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专家共识》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高血压患者ASCVD危险分层评估,为后续个性化治疗与管理铺路

?Q2: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均为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SCVD风险随着血压和血脂升高幅度的增加而上升。那么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ASCVD危险分层评估?

首先需要明确,除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外,个体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受其他并存ASCVD危险因素交互影响,所以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的ASCVD风险评价是临床预防和患者长期管理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国内外多项指南建议,按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个数和水平以及ASCVD现况、其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将个体ASCVD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不同危险分层的个体后续采取的治疗措施和管理目标也各不相同,具体如表1所示。

表1高血压患者ASCVD危险分层评估

此外,对于ASCVD中危风险个体如果年龄<55岁,还要进行余生风险评估。若其评估结果为高危的个体,我们应当早识别、早干预,减少其心血管累计暴露时间;同时,对于中危个体,还要兼顾风险增强因素(如冠脉钙化积分、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等)进行综合判断,以协助制定中危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策略。

高血压患者治疗新策略,联合用药优化疗效

?Q3: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专家共识中有哪些新的治疗理念,可以为临床治疗打开思路?

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循证医学证据,《共识》中在用药方面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思考。

在降压药物方面,明确一线降压药物包括:ACEI、ARB、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前三者在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应用安全合适。虽然利尿剂可能影响脂代谢,但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脂质代谢影响较小。

在降脂药物方面,推荐选择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高纯度鱼油制剂)、血脂康胶囊等药物。

此外,《共识》还明确联合药物治疗(优选单片复方制剂),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具体如下:

?不同种类高血压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ACEI/ARB+CCB、ACEI/ARB+利尿剂;

?不同种类调脂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

?降压+调脂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CCB+他汀类药物、ACEI+他汀类药物。

权衡β受体阻滞剂优势与不足,新型药物作用机制更优

?Q4:此外,β受体阻滞剂也作为一线降压用药,在应用过程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β受体阻滞剂是经典的一线降压药物,但传统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血脂代谢。

新型β受体阻滞剂,即兼具α受体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如阿罗洛尔),对代谢的影响是中性的。其原因在于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于α及β受体,协同发挥作用。β受体阻滞时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并阻滞脂蛋白酶活性,促进代谢紊乱的发生。加入α受体阻滞可以有效扩张骨骼肌、脂肪组织及脑部血管、增加血流量,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耐量及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反应性进而综合改善糖代谢紊乱,同时可以激活脂蛋白酶从而改善脂代谢紊乱,最终综合发挥预防β受体阻滞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图1)。

其中,阿罗洛尔α和β受体的阻滞比例是1:8,同时又是水脂双溶,其临床适用人群广泛:

1)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心率偏快的患者;

2)与其他药物联用,不用过度担心β受体阻滞剂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3)对于一些特殊患者,α受体的阻滞也能发挥作用,如老年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震颤;

4)合并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对患者前列腺无明显影响。

图1新型α/β受体阻滞剂阿罗洛尔对脂代谢形成中性影响的机制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与策略,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Q5:不同ASCVD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管理目标及策略是什么?

首先,从管理目标方面,无论患者的危险分层如何,总体的降压目标应该都是/80mmHg,这也是患者长期获益的基础;而对于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其血压目标可考虑</90mmHg;若为衰弱高血压患者,其血压目标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设定。

其次,管理策略方面,具体如下:

1)若患者SBP≥mmHg和/或DBP≥mmHg,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可起始考虑联合用药;

2)血压在~/90~mmHg者,若伴ASCVD史,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3)血压在~/90~mmHg而无ASCVD者,应进行危险评估,高危者建议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中危或低危者可采取家庭自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密切随访4周,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意愿,宜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4)应在启动药物治疗后的4~12周内将血压逐步降至目标水平;

5)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后,同时要坚持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以实现长期维持血压达标。

长按可保存图片

专家介绍

李玉明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高血压学组组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内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干事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高血压中心主任

●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副会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FACC;FESC

杨宁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高血压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副总干事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高血压中心秘书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学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干事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心肾交互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天津市中心秘书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内容策划:马腾项目经理:冯依璠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gnjg/85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