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首部狼疮诊治有了蓝皮书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据估测,我国目前约有万名该病患者,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二。该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虽已升至目前的89%,但25-30年后的存活率呈断崖式下降,仅为30%。

日前,《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发行。

据悉,该《报告》是在依医院的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主任、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的领导与组织下,以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的数据为依据,由我国七十多位领域专家参与编纂,首次对我国SLE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特点、我国SLE的诊治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SLE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是一本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的“蓝皮书”。

据了解,作为第四批被国家认定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利用CRDC数据平台,已注册了近5万例SLE患者的数据,这也是全球最大的SLE患者数据库,为剖析我国SLE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现状,结合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综合评价我国SLE诊治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实证基础。

曾小峰表示:“我们期望通过此次《报告》的出版发行,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接地气、符合中国特点、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参考,同时提高医生全面了解SLE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策略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及公众对疾病诊治的正确认知。同时,该《报告》是目前全球首个针对SLE的报告,对推动全球SLE发展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高发人群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李梦涛教授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主要集中于生育年龄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12。成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而这正是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时候,但也有几岁便发病的儿童患者,“帮助他们实现‘多幸福生活60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截至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田新平教授介绍,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是由基因、环境因素与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免疫耐受受损所致。

迄今为止,系统性红斑狼疮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一经罹患便终身相伴,疾病易复发、复发与缓解交替,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激素治疗,要还是不要?

《报告》指出,我国有89.51%的患者期望减少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使用。

根据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的数据,我国SLE患者中,84.13%的患者正在使用激素,其中部分患者服用激素剂量相当于强的松15mg/d且持续超过6个月及以上,而推荐用于维持治疗的激素剂量为≤10mg/d,说明部分患者用于维持治疗的激素剂量偏大,不良反应也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多。

如何帮助患者减少甚至不使用激素?

李梦涛指出,激素仍然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用药,在病程中必须要用激素治疗。但是轻、中、重度患者应使用的激素量是不同的,因此要采用分层治疗,根据病情使用不同的激素量,控制病情的同时适当减少激素,还可以在控制住病情的情况下,由医生来决定逐渐减少激素用药到最小,乃至停用,“需要强调的是,是否逐渐减少激素的用量应该由医生来决定,患者千万不要自我感觉好了就擅自停药,这很可能增加复发的概率。”李梦涛说,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多有效药物,能长期使用且副作用小,如靶向药物等。

李梦涛介绍,当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在风湿免疫疾病基础转化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生物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出现,给患者减少激素用量、实现器官保护带来了可能。

Editor

作者

好医生-闫妍

Source

来源

人民网、光明网

Notice

说明

本文系好医生整理,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医生正面向全体读者征稿

无论您是从事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身在临床的医务工作者,抑或是其他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只要您有与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诊疗经验分享,抑或是从医感悟或医患故事,甚至是医疗相关事件爆料,都欢迎告知我们,选取素材后可得稿费-0元,稿件可电邮至:

wenxueli

mail.haoyishe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gnjg/85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