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档案
方居正,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副院长,系平顶山市第十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市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平顶山市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平顶山市中医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编中医药专著2部,撰写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研发中药专利制剂4种,中医特色疗法1项。
9月8日,方居正(右一)带领心病科医生集体查房本报记者李英平摄
研发专利中药制剂打造中西医结合心衰诊疗品牌
今年,医院心病科在方居正的带领下,通过“理论+临床+专利药+循证”的一体化研究,开创了规范化、科学化的中西医结合心衰诊疗中心,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拥有数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疗经验的医院心病科是由方居正领衔的专家医护团队组成的中西医结合心病专科。在方居正的主持下,科室研制的参丹开痹合剂、黄松苦参合剂、红参芪茅合剂等中药制剂通过了国家专利药物检测,由专利中药制剂配以西医基础治疗后的规范化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方居正领航的中西结合心衰诊疗中心为无数鹰城患者谋得了福利。
家住叶县的70岁的蔡老先生就是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衰诊疗中心的受益者。近两年来不能卧睡、胸闷、纳差、全身水肿,慢性心力衰竭把老人折磨得几乎绝望。在亲戚的推荐下,蔡老先生找到了医院方居正副院长。经过严格的疾病评估后,老人接受了熬制浓缩后的心病科中药制剂治疗,再辅以增加心肌储备量的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如今,老人胸闷、纳差、水肿的情况得到完全改善,不仅晚上能得到有效的睡眠质量,就连走路、上楼梯都有力了。
方居正介绍,心病科中药专利制剂是针对慢性心力衰竭而研制的特色制剂,既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标作用,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有效缓解心衰症状;又具有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多途径抑制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衰生物学基础的治本功效,体现了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标本兼治的综合作用特点。
在方居正的带领下,医院心病科不断总结临床病例,攻克了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肌缺血疾病等世界性难题,建立起完善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科室紧跟医学前沿,勤抓专业技能,成为区域内中西医结合心病治疗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雁”。
大医精诚治未病业务技术两手抓
自担任医院副院长以来,方居正的工作更加忙碌。9月4日上午,记者采访时,方居正副院长仍在准备叶县健康扶贫工作相关事宜。健康体检、事业发展、治未病、中医预防保健、急诊急救、内科业务,这些工作是方居正日常工作的重点。面对业务和技术的双重工作任务,他一向坚持两手抓发展,业务和技术齐头并进的工作方法。
为了扩大医院体检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医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对外宣传联系,对内引进先进设备和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体检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特色健康体检品牌,医院治未病健康体检中心在方居正领导下,新增检查项目15项,年诊疗量逐年上升。
大医精诚治未病,作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方居正副院长大力倡导宣传中医药治病防病知识,成立健康俱乐部,开设健康大讲堂,向广大群众宣传健康保健及中医药知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方居正带领医护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卓有成效成绩的基础上,医院医院治未病科连续承担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区域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在我市建立起区域预防保健三级服务网络,深入各县、区及各社区推广中医药技术,培训中医药技术人员,医院及村卫生室开展中医特色服务,并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预防,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获得了同行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重技术强学术不辞辛苦,追求卓越
尽管业务工作繁重,方居正副院长坚持每周二、周三、周五固定坐诊。在他的诊室里,依墙而挂的书法作品“古今两居正,济世一神医”,道出了鹰城患者对方居正的敬佩之情。
中医往往靠“口口相传”,多年来,方居正声名远扬,许多外地患者专程赶来找他看病。廉洁行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方居正在患者中的金字口碑。从医数十年来,救死扶伤是这位中医人一以贯之的从医宗旨,他视患者为亲人,全身心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用渊博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医学技术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重技术,强学术,在承担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方居正十分重视科研学术工作。由他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同时,他还担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不辞辛苦,追求卓越,这是对方居正最好的评价。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本平台联系
作者:李莹
编辑:微健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