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跟老司机学Meta一

来源:医研站

为啥Meta分析这么火?

想想看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起点低,学习容易,耗费时间短;

?拿别人的数据发自己的文章,不用做实验,用来堆文章数量性价比极高;

?发文章捷径,尤其是SCI文章,晋升管用;

?作为最高级别证据,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上述几个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诱惑了一大批对Meta分析似懂非懂的人群涌入,但大多数人在开始一篇Meta分析之前并没有准备好,很多可能只是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凑一把热闹是中国人的天性,对Meta分析到底是什么,自己是否适合去进行这样一项工作并没有想清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中途夭折,浪费了大把青春好时光。

所以,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扫盲!

综述?系统评价?Meta分析?傻傻分不清楚!!

什么是综述?

为某一领域和专业提供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方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一专题研究的概括和发展方法,获得解决某一临床问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传统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如下表:

这里以下面两篇文章来实例解释两者区别,这两篇文章探讨的主题都是干细胞对骨关节炎的治疗:

?Mesenchymalstemcelltherapyforosteoarthritis.(PMID:)(以下简称传统综述A)

?Stemcellinjectionsinkneeosteoarthritis: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PMID:)(以下简称系统评价B)

01.研究问题的提出

先看系统评价B这篇文章,作者在摘要的“Objective研究目的”当中就提出了一个可以被清楚的回答的研究问题:评价干细胞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很显然这个问题可以被明确回答:“有效”or“无效”。

而传统综述A这篇文章在摘要和前言中都没有提出一个可以被清楚回答的研究问题,只是提到这篇综述是讨论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形态、剂量等等。

02.检索相关文献的方法

系统评价B有详细的检索方法策略,检索了各大数据库,目的是检索到所有的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

而传统综述A没有采用严格具体的检索策略,仅仅检索了Pubmed这一个数据库,没有说明详细的检索方法,也没有试图寻找所有相关的文献。

03.原始文献的选择

系统评价B有明确严格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并有详细的文献筛选流程图

而传统综述A全文中没有提到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只是在前言第一句中提了下检索搜集了Pubmed数据库中的18篇文献。

04.原始文献质量的评价

系统评价B有对每篇纳入文献都进行了质量评价(这里采用了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而传统综述A的全文当中没有这个评估文献质量的过程。

05.研究结果的合成

由于系统评价B采用了严格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每篇文献都评估了证据等级,最后纳入结果合成的这些文献研究方法一般都比较好,所以最后合成的结果证据质量也比传统综述要高。

从上面的文章实例对比,我们其实可以简单总结成3点区别:

1、目的不同:传统综述是为了下一步的科研进行的文献收集总结,系统评价是为了全面总结某一问题,评价当前某一干预措施究竟是否有效。

2、方法不同:传统综述主要在于检索,然后分别进行阅读,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而系统评价有严格的方法。

3、结果不同:传统综述总结以往研究,不一定要有什么结论,而系统评价要得出某一干预措施对于某病究竟有效与否。系统评价的重要地方在评价。

系统评价与传统综述相比,实际上就是方法学质量更高的综述。

那么Meta分析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Meta分析的定义现在是有争议的,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定义。

狭义的Meta分析在《ADictionaryofEpidemiology》中被定义为:

“是一种对单独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间差异的来源进行检验,并对具有足够相似性的结果进行定量合成。”

狭义的定义简单地说:Meta分析就是一类统计学方法。

而广义的Meta分析在《Evidence-BasedMedicine》中被定义为:

“用定量方法汇总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整个过程”。

广义的定义简单地说:Meta分析就是进行了Meta统计合并的系统评价。

现在国内外文献中广义的定义应用更为广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章的标题叫“某某问题的Meta分析(Meta-analysis)”或“某某问题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和Meta分析(Meta-analysis)”。

注意:Meta分析不能等于系统评价,采用了Meta合并的系统评价才能叫Meta分析,否则就只能叫系统评价。

我们在Pubmed中搜索关键词“Meta”,检索到的下图这些文章从标题来看都是广义上的Meta分析,就是采用了Meta合并的系统评价

随便打开1篇文章就可以看到文章里进行了Meta合并的森林图(下图)。

所以判断一篇系统评价是不是Meta分析的最简单方法:①看题目;②看有没有Meta合并森林图。

按照广义的定义,用图片来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看图没看懂?好吧,当我没画!

曾经有个简单的比喻来描述这三者的关系:

在很久很久以前只有综述,写得再好、写得再烂都是作者的水平所致,就像去吃火锅上了盘羊肉,口味好坏它都叫羊肉。

后来有一天再去吃火锅的时候,服务员问你是要普通羊肉呢,还是要精品羊肉?于是就出现了系统综述(即系统评价),他们标称自己“研究目的更清晰、研究方案有保障、有检索策略、有入排标准、对文献进行了质量评价、采用了汇总统计的方法……”,总之就是精品羊肉。

几乎与之同时,在出现精品羊肉的时候,餐馆也推出了精品羊后腿肉,于是去餐馆时我们又有了更多“欢乐”的消费方式。他们声称精品羊后腿肉来自于我国西北某特供地区,组间一致性较好、可比性强,并采用了先进且精细的切割和测量方法,汇总出了这一盘极具代表性和真理性的精品结论(即采用了Meta分析方法)。

从综述到系统综述,再到Meta分析,就像吃火锅时从羊肉到精品羊肉,再到精品羊后腿肉一样是个升级的过程!

升级者要有“良心品质”,是“精品羊肉”就要严格执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要求;是“精品羊后腿肉”更要客观阐释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合理的文献入排标准、异质性评价、各种偏倚识别和控制等等。

至于有人经常问我系统评价跟Meta分析到底是不是综述,现在不用我回答你们也应该知道了吧!

很多人在没做Meta分析之前迫切的想了解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有些单位在考核职称晋升的文章时只有研究型的论著才符合要求,而综述性文章是没办法拿来晋升用的!

所以发表Meta分析到底算论著还是综述,只有你们单位说了算!

作者:逍遥君

逍遥君: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医院医师;

丁香园、网易云课堂签约讲师,循证医学、Meta分析爱好者,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7篇;

多本SCI期刊杂志审稿人;

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项,国自然青年基金获得者,多个学术平台兼职编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cs/170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