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Nature心理治疗呼唤精神科学的加入

作者:EmilyA.Holmes,MichelleG.CraskeAnnM.Graybiel

与其他人谈话究竟如何改变大脑活动,进而治愈或减轻某些精神障碍,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这一切正发生于心理治疗过程中。

精神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强迫性障碍(OCD)、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等,困扰着世界范围内四分之一的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抑郁在全球疾病负担榜中高居第三。已有数以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力挺心理治疗,为其治疗某些精神障碍提供了效力最强的证据。这些活动、技术及治疗方案针对的是患者的行为、社交、情感及环境因素,进而改善症状及功能水平。尽管费时费力,这一类疗法仍成为许多患者的治疗选择。

例如,进食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终身性疾病。而如今,我们可以选用特殊形式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其靶点为患者针对体型的态度及异常进食习惯。对于抑郁而言,CBT可与抗抑郁剂同样有效,且疗效更为持久。还有研究显示,人际治疗(IPT)也可有效治疗抑郁。

治疗个案

Ian在加油时遭遇了一场持械抢劫,其女儿在这一意外事件中严重受伤。在接下来的10年中,Ian饱受噩梦、闯入式重现、创伤体验闪回的折磨,不愿再开车。这些都是PTSD的表现。

Ian接受了12次聚焦于创伤的CBT,每次为时90分钟。该疗法拥有治疗PTSD效力最高的证据,在75%的病例中均可产生积极效果。作为治疗的一部分,Ian被要求在脑海中生动地重演创伤记忆。Ian同时了解到,避免接触可能唤醒其记忆的事物使其始终处于容易被激活的状态,进而导致恶性循环。该治疗希望通过在知觉、情感及认知方面将Ian重新暴露于创伤性记忆下,以打破这一循环。

为期3个月的治疗结束后,Ian可以不再怀着恐惧及愧疚感回忆那件事情,记忆不再不由自主地闪现,噩梦也未再出现。另外,Ian重新握起了方向盘。

同室操戈

然而,针对心理治疗的循证医学仍有待改善提高。尽管大部分患者从心理治疗中受益,仅有大约一半的患者出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减少甚至完全缓解,至少对于绝大部分疾病均是如此。例如,虽然不同研究中的治疗应答率不尽相同,总体来看,大约有60%的强迫症患者在接受CBT后症状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但也有30%的患者并未坚持完成治疗,症状改善的患者中超过10%于日后复发。对于某些疾病而言,包括双相障碍,心理治疗并不那么有效,或者仍处于襁褓期内。

另外,尽管已经取得了某些研究进展,但对于心理治疗起作用作用或不起作用的机制,我们仍没有完全了解。神经科学正在揭示我们如何调节个体的情绪、记忆、习惯及恐惧学习,然而,针对心理学的理解及心理治疗从上述进步中获得的收益则要小很多。

现在已经到了使用科学推动心理治疗的时候了,这一过程不应仅限于药物治疗。从心理学、精神病学、药理学到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学、神经科学、认知/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及数学,我们应对这些领域的常见问题加以重视。我们可以并必须取得很大的进步。临床医师在开发及实施心理治疗及评估其预后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种种挑战,而分子及理论科学家也需要参与进来;临床医生同样需要参与到实验科学中来。患者、医务人员及各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应团结起来,并从中获益。

事实上,学科内的沟通都成问题。神经科学家与临床科学家不常见面,很少一同工作,阅读不同的期刊,不太了解对方的需要及发现。当探讨脑科学时,这一文化裂隙被人为放大。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不再于同一座建筑内工作,更不要说在同一部门了,这一状况破坏了沟通过程。另外,作为神经科学的不同路径,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为争取有限的科研经费而展开了激烈竞争。

问题部分在于,对于很多人而言,心理治疗仍是“沙发科学”,且与准神秘体验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些神经科学家及细胞生物学家而言,循证心理治疗的某些靶点,包括学习、情绪调节及习惯形成等都语焉不详。在我们的经验中,很多人甚至不认为临床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还有人不了解与其相关的循证医学。同样,对于治疗那些存在严重情绪痛苦及行为紊乱患者的临床医师而言,实验室科学同样显得笼统而遥远。

改变态度

用Nature的话说,针对心理治疗的研究所得到的支持“令人惊愕的少”(Nature,–;.)。在发达国家,精神障碍“贡献”了超过15%的疾病负担,比所有形式的癌症还多。然而,据统计,北美国家精神健康相关研究基金所占比例仅为7%,欧盟国家仅为2%。

在这笔菲薄的资金支持中,心理治疗所得到的更是微乎其微:在英国,精神卫生研究基金中不到15%属于心理治疗,美国的比例与之类似。与药企面临的情况类似,针对心理治疗的研究也因为缺乏资金流而搁浅。

这种灰姑娘一般的状况导致循证心理治疗,包括CBT、IPT、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并未从情感、行为、认知相关神经科学的巨大进步中完全获益。同时,很多神经科学研究并未意识到心理治疗的潜力。

改变这一状况至少需要三步:

第一步:揭示心理治疗的潜在机制

暴露疗法治疗恐惧症及焦虑障碍相当有效。这一治疗方法来自上世纪60年代关于恐惧消除学习的研究,而治疗设计中也纳入了恐怖性刺激。比如,对于某个担心门把手被污染的个体,研究者将指导其抓握未经其强迫清洁仪式处理过的门把手。从这一过程中患者将体会到,恐惧刺激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危险。恐惧内容在没有所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反复出现,却未导致包括致命性疾病在内的无条件刺激,而这些刺激先前可通过触摸门把手而被传导给患者。

然而对于强迫症而言,近一半接受CBT治疗的患者症状并无改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复发了。一个解释是,消退学习比较脆弱,若无法得到巩固或归纳应用于新的内容,问题即再度浮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恐惧消退与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到杏仁核的抑制性通路相关,这一发现提示了消退学习的生物学基础。比如,由加州大学一名生物行为临床科学家所领导的小组正在研究东莨菪碱(通常用于晕动症及帕金森病的治疗)对暴露疗法中消退学习的增强效应;其他研究者则试图使用D-环丝氨酸增强暴露疗法的疗效,该药通常被用于治疗结核。

另一个例子阐述了学科内协作研究探索认知机制的力量。CBT认为,很多临床症状之所以产生及持续存在,原因在于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解读及表现存在选择性偏差。例如,那些在与其他人交谈时感到高度恐慌及焦虑的个体可能会回避眼神接触,或无法参加其子女的学校表演或面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只能注意到似乎奇怪地注视着他们的人,即负性注意偏差,这一情况加剧了患者与他人接触过程中的焦虑。CBT治疗师要求患者练习对积极或良性表情的注意,而不仅局限于那些负性的神情。

在过去的15年中,研究者发现,基于计算机的认知训练同样可以调节认知偏差。比如,要求一位患者或对照从一大群人中重复选择一张笑脸可诱导更加积极的注意取向。这一方法使得研究者有能力测试给定认知偏差产生临床症状的程度,聚焦于治疗如何改变这些偏差,以及探索增强疗效的方法。

我们的同事研究发现,计算机认知训练可调节外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该脑区对注意具有控制作用,而电刺激这一脑区的神经元则可增强计算机认知训练的效果。这种类似于游戏的工具提供了一种可测量的、无需治疗师的治疗方法。

第二步:优化心理治疗及研发新品种

针对那些可能导致或缓解异常行为的神经进程,神经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空前的大量信息。这些研究探测了记忆存储的可塑性,情绪及记忆分离的限度,以及对于情绪某些特定方面至关重要、可通过实验手段开启或关闭的选择性神经通路。这些进展均可转化为临床应用。

例如,以眼窝前皮质为靶点,神经科学家已成功使用光遗传学技术阻断及生成强迫性行为,如过度清理等。本项研究基于针对OCD的临床观察,并反映了OCD的部分原因,即对于环境中调定刺激(如门把手)的过度反应。这些研究显示,我们可以通过干预特定脑区的活动而在数秒内制造或消除强迫行为。这些研究及相关工作使用光线开启或关闭了个体细胞的“正常”习惯,在激活大脑回路以优化个体行为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诱人的可能性。

第三步:打造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人员之间的桥梁

我们提议,建立内涵更广的精神科学概念,将行为和神经科学手段与改善心理治疗等问题连结起来。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仍需要塑造下一代临床科学家及神经科学家,让他们有机会同时获得两个领域的先进手段,进而增进交流。

来自慈善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欧盟horizon的资金应在最大限度用于增加领域间的合作。今年2月,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发布公告称,他们将只为探索内在机制的心理治疗研究提供经费,这是积极的一步。

神经科学家及临床科学家可以从国家及国际学术会议中受益良多。年12月,由精神卫生慈善机构MQ组织的伦敦心理治疗大会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催生关于协作的新观念及机遇。事实上,Nature主编PhilipCampbell博士也是MQ董事会成员。Nature应欢迎学科间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有助于委员会、基金及慈善家认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任重道远

年底,处于领先地位的临床及神经科学研究机构代表将进行集会,敲定心理治疗研究领域最急迫的十大问题。这一名单应在国际范围内发放至各出资单位、科学家、医生及公众。

精神卫生慈善机构可通过敦促国家基金重新考虑精神卫生领域所占比例而发挥作用。心理治疗研究资金应与其影响力相称。这一疗法是很多人的生命线,也可能是更多人的。未来大有希望。

原文索引:Nature,–(17July)doi:10./a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cs/216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