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证据是如何分类的?
临床上的研究证据根据研究和应用的不同需要,分为不同的证据类别。如果按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类,可分为原始研究证据和二次临床研究证据;按照研究问题又可分为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的临床研究证据;按证据用户归类,则有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分析、临床证据手册、卫生技术评估和健康教育资料等。
1.原始研究证据:
是直接在患者中进行的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临床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及病例报告等。
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干预后,通过随访观察两组的结局,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由于随机可以最大程度地平衡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使得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真实性,因此被视为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主要用于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研究。
心血管疾病研究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据比比皆是。例如,在抗心律失常药研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该试验把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伴有无症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氟卡尼(flecainide)/英卡尼(encainide)组和安慰剂组,平均随访9.7个月。试验结束时总死亡率:治疗组7.7%,安慰组3.0%。结果表明,对AMI后伴有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虽然氟卡尼/英卡尼能使室性早搏减少70%以上,使室性心动过速减少90%以上,但患者死亡率却明显升高。2年后进行的CAST-Ⅱ,设计方法同CAST,仅治疗组药物改用莫雷西嗪(moracizine),由于在使用14d莫雷西嗪就明显增加了死亡率,因此CAST-Ⅱ被提前终止。CAST研究的结果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