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小癌种研究问鼎NEJM原因何在听领域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鼻咽癌发生风险较高的东南亚地区,中年男性鼻咽癌的发生情况约为35例每10万人。对于鼻咽癌患者,能否实现早期诊断决定了生存期的长短。在5年生存率方面,Ⅰ期患者可达95%,而Ⅳ期患者则降至约60%。

要实现早期诊断,离不开有效的筛查。对于鼻咽癌,临床上常用的非有创性筛查手段为抗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学检测。但对于该检测的效果,一直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这可能与该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不高有关。

8月1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NEJM)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研究通过检测血浆中的EBVDNA,成功实现了对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的筛查,敏感性97.1%,特异性98.6%,阳性率显著高于既往。本刊编辑将研究主要结果整理如下,并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科陈明远教授深度解读研究对于我国临床的指导意义。

研究作者采取EBVDNA检测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都是EBV阳性,而每个鼻咽癌细胞里平均包含高达50个EBV病毒拷贝。

首先,在癌症筛查领域,筛查阳性率偏低一直是一大问题,例如,近期一项韩国研究,通过甲胎蛋白对名无症状者筛查肝细胞癌(HCC),阳性率仅1.66%。而在大部分实体瘤的筛查中,阳性率约为3%。在该研究中,筛查的阳性率达11%(34/),显著高于既往的筛查阳性水平。不仅于此,作者认为,该筛查方式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

在研究中,通过检测血浆中的EBVDNA,共筛查出16例(47%)鼻咽癌患者。这一比例高于既往其他筛查方式所发现的早期鼻咽癌患者。根据这一筛查结果,临床可以及早对早期患者进行干预,避免疾病进展及放化疗的相关伤害。

对研究中筛查发现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随访得到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数据,显著优于既往研究的结果,也提示患者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而获得了生存改善。

因此,作者倾向于将这一筛查方式更多应用于对无症状早期鼻咽癌患者的筛查。

研究中部分患者行内镜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MRI检查。这所以存在这一现象,作者解释是因为希望最大限度明确血浆EBVDNA持续阳性患者的诊断,认为这一差异并不会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倚。

针对筛查的效价比问题,血浆EBVDNA检测、鼻内镜检测和磁共振检测的费用分别为30美元、80美元和美元。考虑到研究所显示的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患者死亡率的改善,作者认为在高危地区实行该筛查是值得的。

专家观点

撰写

游瑞陈明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年8月10日,国际最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团队的科研论文:“血浆EB病毒DNA筛查鼻咽癌的研究”[1]。该研究基于大规模的健康人群筛查,采用科学缜密的前瞻性临床设计方案,科学地证明了在鼻咽癌高发区的高危人群中,监测血浆游离EB病毒DNA,有利于筛查出无症状的鼻咽癌患者,尤其是早期鼻咽癌,从而有利于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正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學的RichardF.Ambinder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同期述评文章所说,合理运用此手段,有望深刻改变鼻咽癌发病的进程及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2]。

该研究首次前瞻性运用血浆游离EB病毒DNA单个生物标志物,在大规模健康人群中进行鼻咽癌筛查,科学地证明了血浆游离EB病毒DNA是鼻咽癌早筛的有效手段,为鼻咽癌的早诊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范本。

既往研究已经证明血浆中EBV-DNA是鼻咽癌患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3-5],相对于其它常用血清学指标,如高效价EBV抗原的IgG、IgA等抗体,EBV-DNA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相对更高[6],但是,以往的研究更多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cs/63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