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临床实践循证医学原理(1):基本概念
李苏宜
医院(省医西区)
肿瘤内三科(肿瘤营养代谢治疗科)
(合肥)
循证医学: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GordomCuyatt小组提出,英文写作:Evidnce-BasedMedicine.EBM.按照著名循证医学专家Sackett的定义,EBM是:审慎、明确和批判地应用现有最佳证据为每个患者制定诊疗决策。
组成成分:最佳研究证据+临床技能+患者价值观=EBM.
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相关的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权威性研究证据,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有关诊断检查的准确性,预后指标的效力、治疗等干预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
临床技能:应用临床技巧正确的思维逻辑和既往经验迅速对每个患者的临床相关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在治疗方案等干预方法等方面做出同时符合个体临床现实实际和患者价值观的抉择。
患者价值观:每个患者的偏好、担忧和期望。分共性和个性,共性是指一类疾病的患者共同存在的心理状况,如恶性肿瘤患者的恐惧;个性是指不同患者的独特的心理活动及其各不同病程时期的心理活动情况的变化。例如:恶性肿瘤病人在诊断初期往往会恐惧、自卑、心理过敏,随之是意欲选择放弃,继之出现强烈求生欲望,以后随着治疗的显效而相对的平和,临终前时期的强烈求生欲和生命终结前的彻底放弃。
实践步骤
五步骤:①根据需要,提出问题;这种需要包括了医学中所有的需要如诊断、治疗、寻找病因、预防、了解预后等;②搜寻相应的最佳证据;③评价证据的可靠性、缺点和可用性;④结合临床技能和患者具体特点,应用上述证据;患者特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⑤评估上述四步的效果和效率,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总之:①搜寻并评估相关的信息以用于医疗决策就是EBM的简化实践过程。②EBM内容包括:医疗决策技术、信息搜寻技术、信息评估技术。
图片来自网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