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5日)上午9点,招商蛇口太子湾·湾玺再度开盘。此次推出的是N5栋公寓,单套总价万起,共计54套。据悉,开盘半天,全部售罄,吸金约23亿元。
图片来源/中国基金报
据悉,这次推售的太子湾·湾玺N5栋公寓,带精装交楼,是该项目的最后一批一手公寓。N5栋总高33层,只有55套房源,主要推售面积约、和平米的5房至6房。批售单价大约是每平米9万至13万,单套房总价大约是-万元。
这次“促销”,订金是每套万,认购后15天内最低首付2成签约,签约后15天内付清首期款。
当天推售可享受折扣98折,即万能便宜58万;准时签约再享有99折。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销售“不接受退房”。即这23亿元扎扎实实地买下了。
这也是太子湾·湾玺年内的第三次开售。3月7日,首推70套N3公寓,万起步,当日售罄;3月13日,又推出14套豪宅,万起步,8秒售罄!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深圳3个豪宅项目均火爆售罄。此外还传出有的项目需要万“喝茶费”才能买;百万起步的公寓7分钟卖出套等新闻……
对此,有网友指出:这是深圳,你要相信。
02新房推售两极分化深圳二手房价格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3月深圳新房市场成交明显冷热不均。
业内人士表示深圳的“秒光盘”与“日光盘”属于炒作过当。
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认为,现在疫情影响下楼盘推出量少,部分楼盘售楼处甚至都没开放,购房者的选择也少了很多。少部分楼盘推出少量房源,启动联动,并给出一定优惠折扣,加上楼盘本身性价比较好,所以足够去消化。同时,部分楼盘开盘效果不佳,说明市场有效购买力还没有完全恢复,销售情况依然分化,价格、区位等都是衡量销售情况的重要因素。
虽然3月份,深圳的房价稍微有丢丢下降,但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深圳3月份二手房平均单价为元,依然位居全国第一(不包括港澳台)。
深圳房价收入比35.2,意味着一个家庭不吃不喝35.2年买得起一套房,而对于单身人士而言,则需要70多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03全国最新房价榜:北上广深都跌了,杭州大涨12%如上图所示,北上广深3月份二手房价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位居四大一线城市跌幅榜首位,每平跌元位居全国首位。
73个城市二手房均价在万元以上,较2月份又增加了两个,连云港和日照跻身万元户。而在房价破万的城市中,新一线城市长沙无疑是个另类。
最新数据显示,长沙3月份二手房均价元,排名第60位,而根据数据,长沙年GDP全国第14位。
从环比跌幅来看,广元3月份二手房均价跌幅最大,达到14.36%。另外中卫、丹东、雅安等城市二手房均价跌幅均超过8%。70个大中城市中,丹东跌幅居首,达到8.6%。另外,福州、上海、厦门、大连等城市位居跌幅榜前列。
3月份,杭州二手房均价达到元,环比上涨11.53%,每平涨元,位居全国房价上涨榜首位。
从环比涨幅来看,14个城市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超过10%。襄阳和伊春两个城市上涨超过20%,铜川、赣州、黑河等3城市上涨超15%。70个大中城市中,襄阳、赣州、金华、杭州等城市位居涨幅榜前四,烟台、常德、南京等11个城市涨幅超过5%。
04楼市复苏“南强北弱”,房价上涨动力不足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房地产市场也正在出现复苏。
多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热点城市的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低于去年同期,降幅均在三成以上。3月中下旬开始,市场复苏的迹象较为明显,目前总体交易规模已恢复至往年水平的七成左右。
从区域来看,“南强北弱”的态势比较明显,“长三角”地区的恢复力度最大,“京津冀”地区相对较弱。
根据各机构的调研,除了交易量的恢复外,成交价格也在缓慢提升。新房方面,此前推出的价格优惠措施,正逐渐取消。二手房市场中,对价格调涨的比例正在增多,部分城市的涨价幅度达到15%。
楼市的回暖,既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有关,也有赖于各级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中原地产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各级政府发布楼市调控政策高达次,比去年同期的次,上涨了65%。
从3月开始,随着售楼处的开放和客户增多,一些项目开始取消此前的打折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明显的涨价现象。
二手房交易往往被视为市场的先行指标,二手房价格的上涨,是否意味着整体市场将迎来一波涨价潮?
据悉,随着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房和二手房市场都出现降价现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交易停滞导致资金链承压,部分房企在线上实施降价卖房。
当前大多数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周期在天,说明市场并未恢复到足够的热度,价格难以得到足够的支撑。
从需求结构上看,经过近几年的调控洗礼,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以首次置业和改善型置业等刚需为主,这部分需求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很难支撑房价的大幅上涨。
也有房企人士提醒,在市场恢复期,容易出现恐慌性购房情绪,并导致局部区域出现市场过热现象。在当前松绑楼市调控冲动频发的情况下,应做好预期管理,避免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张敏);中国基金报、中国证券报、数据宝、每日经济新闻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