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中的工具理性主义导向及其困境
谢瑜
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循证医学已获得广泛认可,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演化。循证医学因其旗帜鲜明的“证据”概念和“科学”的方法,借助互联网形成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协作模式,在医学界及其他实践领域刮起了“循证”旋风,不仅彻底改变了医学领域,也深刻地影响了包括心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就在循证医学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扩张的同时,因其深埋的工具理性主义的导向而致其遭遇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本文旨在从科学哲学视角梳理循证医学在工具理性主义导向下面对的方法论难题和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工具理性主义的导向
衡量一个学科诞生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明确提出学科概念;二是形成围绕学科的专家共同体。按这个标准循证医学的诞生应以年在JAMA上发表的“Evidence-basedmedicine:ANewApproachtoTeachingthePracticeofMedicine”文章为标志。该文在提出循证医学概念后,对循证医学所提倡的实践与传统实践做了对比,指出新医学模式的到来,提出实现循证医学的方法和路径。循证医学被称为是医学发展的新范式,是临床知识、临床流行病学、文献检索和医学统计学的某种统一和融合。它首先是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指引着提问者去获得证据;其核心是证据,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可及性和新的统计工具的产生,实现对最新、最全面证据的评估分级与整合;其意图是强调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即把医学决策从经验的直觉提升至科学的论证。循证医学强调医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