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年中华护理学会优秀科技论文遴选活动”圆满结束,今年的“年中华护理学会优秀科技论文篇”名单千呼万唤始出来。
今年经过25本护理科技期刊在线申报、专家在线初评、网络公示与投票、专家终评等环节激烈PK,共有87篇中文论文、13篇英文论文入选。话不多说,直接上名单!(戳文末“阅读原文”获取PDF版名单)年中华护理学会优秀科技论文入选名单从名单发布开始,群里就不停有小伙伴感慨:什么时候自己的文章也能够“榜上有名”啊!喃格格也一直在我耳边叨叨:“都是牛人啊!都好厉害啊!我们只能膜拜啊(暗戳戳diss: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闹过后,我们可别小瞧了这份名单。研小护一直相信——世事洞明皆学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从“中华护理百优论文名单”中能挖掘出什么信息吧。01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团队和平台,
或许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通过阅读名单分析87篇中文文章的作者团队,我们不难发现,医院和权威的专家名字好多啊。好的平台与团队会让自己获得超乎想象的学习资源和进步机会。所以,在大家起点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对于科研小白来说,平台的资源、导师/领导的科研能力、发展抱负,甚至人际圈都会影响你的发展前景。有了平台的加成,个人能力、勤奋努力才能提高你的发展上限。一句话:平台和团队选对了,个人的努力才更有意义。02作为临床实践学科,护理还是要扎根临床,
结合科室特色与国家政策展开课题更有希望收获高质量论文。
你可能会问,如何结合?举个例子,比如近些年老年方向很火热,但它的范围很广,医院或科室的优势去选题,然后要和国家大的政策和方向结合,会更容易中课题。这几年很多护理人做的养老、互联网+、医院社区联合等,都是国家政策方向。以这样的出发点去选题会让你的题目在投稿的时候更有优势。03科学研究的方法学风向一直在变,
终身学习才是硬道理。
Meta分析、文献计量学/热点分析、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大家可能对以上这些概念都有所耳闻(没听说过的就out了,赶紧跟上学习的步伐!)。拿Meta分析为例,前几年的发文量暴涨,虽然目前处于平台期的状态但是大家对其的学习热情依旧不减,这是因为掌握这种方法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发表,更是因为它属于循证护理的一部分,学会Meta分析,让临床思维更贴近循证护理,从而更好的指导工作和开展研究。从本次“百优论文集”的名单我们也能看到以上提到的这些高频词汇,都是近些年来比较火热的科研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学风向一直在变,要想不被时代的新知识体系刷掉,我们唯有终身学习,才能突破自己。04官方认证的“高质量期刊”,你看出来没?
研小护特地为大家分门别类统计整理了87篇中文文章的来源期刊,具体见下表。(悄悄收藏,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期刊名称是否科技核心(版)是否中文核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