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是博导了,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免得被人指责。我从来不让学生干份外的事情,更遑论自己家里的事情。如果项目真的需要,一定有报酬。
最近,各种丑闻又把博导们推到风口浪尖。可怜的博导们,为了生计已经绞尽脑汁,还要整体充当舆论的发火点,在中国,攻击教授似乎遇不到任何的政治不正确责难。我也是博导,也曾经带过将近二十名博士生,从我的经验来看,导师中不靠谱者的比例远低于学生中不靠谱者的比例。我当导师有我的原则和方法。既然已经是博导了,就要具备强烈的学术自信,这要求导师必须有真才实学,肚子里有货,才能自信,从学术水平上让学生信服是首要原则。在学生信服你的情况下,就是让学生偶尔干点杂事也没什么问题,否则学生会很反感。如何做到让学生信服?无非就是对研究结果的准确预测和对文章投稿的准确把握。在自己的行业内体现学术水平是博导赢得学生尊重的关键。既然已经是博导了,就要具备强大的人格气场,这就要求导师必须知识渊博,为人公允,从人格魅力上让学生信服是次要原则。人格是很难界定的,不同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都不相同,气场强的导师不会被学生的评价所左右,正如于成龙曾说那些害怕他的官员“不畏吾严,而畏吾正矣”。导师做事“正”,不怕学生心思“歪”。
曾经有人说我得罪了一些学生,我根本不在乎,因为在我看来,我没有做错事情的情况下,不可能去迁就学生的情绪。如果我做错了,倒是希望学生勇敢地跟我争辩,也有助于我改正,我会高看这样的学生。对于那些背后甚至毕业后叽歪我却又不当面提出来的学生,我那么多学生,真的无所谓某一个人,当导师就要有这样的气场。曾经有个研究生在读期间跟我叫板,我根本就不吃他那套,我辛辛苦苦指导他,方案没有问题,胡搅蛮缠者,自取其辱。既然已经是博导了,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免得被人指责。我从来不让学生干份外的事情,更遑论自己家里的事情。如果项目真的需要,一定有报酬。至于让学生在酒桌上挡酒,更不可能,只有我护着他们的份。不能免费使用任何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我的原则。课题组的仪器偶然会有外面的样品测试,我不挣这个钱,但凡来测试的都是朋友,象征性地收点现金,全都给了做测试的学生,因为这是他们额外的事情。我不欠学生的情,就能严格要求他们,谁都无话可说。导师和学生,都不必对另一方曲意奉承。导师应该善待学生,学生也应该理解导师。其实当导师也没什么难的,怪怨评价体制,是转移矛盾,自己走得正,怎么会有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耀科学网博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