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91284.html四十五年前一个病例的回忆黄敬孚年7月下旬的一天,刚过三十岁的我在急诊观察室上早班,接班时一位从河北省农村转来的1岁多的孩子躺在观察床上,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都困难,以呼气困难为主),略发绀。颌下淋巴结肿大,X线胸片显示气管两侧巨大肿物(淋巴结?)压迫主气管,同时有肺叶不张。由于诊断尚不明确,在观察室给患儿做了颌下淋巴结穿刺。送检穿刺液报告为非特异性改变。外科门诊医生会诊考虑淋巴瘤,结核科范永琛主任会诊考虑结核不除外。外科主任韩茂棠来到观察室,为这个患儿会诊,初步考虑是肿瘤压迫气管,建议使用3天环磷酰胺,待肿物缩小后收外科做开胸手术。会诊过程中,孩子突然出现烦躁,呼吸困难加重。韩茂棠主任当机立断,立刻送孩子进手术室做开胸手术。麻醉科医生和耳鼻喉科黄伯柱主任参与了病例讨论,一致同意立刻手术。我开了住院证,写了“急”字签了名。一贫如洗的孩子家长一分钱末交就办好了住院证,韩茂棠主任亲自举着静脉瓶和患儿一起去了四楼手术室。我下班前打听到:开胸后,两个巨大淋巴结压迫气管,术中考虑可能是淋巴瘤。摘除后,在手术台旁切开这两个巨大的淋巴结,里面全是干酪样物质,是巨大的淋巴结结核。术后情况良好。第二天观察室下班后,我去4楼外科病房看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术后做了气管切开,放置的平管,呼吸平稳。我看了病历,上面有韩茂棠主任亲自写的当天病程记录。又过了一天,是7月28日,凌晨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天津也波及。那天我应该是休班,但因为有灾情,医院,观察室正在抢救体育馆附近倒塌的小楼里挖出来的两个遇难小孩,韩茂棠主任和许多内外科医生都在场,10点多钟我在观察室忽然接到内科路雪英主任电话,通知我作为天津赴唐山地震救灾医疗队队员,12医院集合。12点,医院赴唐山地震医疗队30多位队员准时列队。我和外科郑捷医生分别担任两个小队的队长,医院副书记张玉华、高年资的内科医生韩伟峰和外科医生叶国元领队,全体队员乘大巴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不到10小时就出发了。40多天以后,医疗队顺利完成了在唐山的医疗救治任务返回天津。我继续在观察室工作,下班后我去后院的临时病房(用席子搭建的临建棚,地震发生后,病房病人全部转移到了临建棚)去找那个孩子。在外科区域找到了,孩子情况良好,值班医生告诉我近日就要出院了,我非常高兴。医院出院的孩子一样,这个当年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重病孩子,现在应该长大成人了,今年应该46岁左右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改善很多,他的孩子们也差不多长大成人了吧,想到这点令人欣慰。院庆征文之际,以此短文献给老一辈的“天童医人”。
年3月
黄敬孚,主任医师,年1月14日出生,福建省人。先后担任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大内科副主任、儿科研究所所长、医院副院长。
年被授予天津市中青年授衔专家。被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天津市儿科急救医学专家”称号。先后获市总工会八五奖章和九五奖章。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年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生,以及中华医学会和健康报评选的全国百佳医生。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的先进工作者。年获“卫生部人才中心人才评价资深专家”证书。年至年担任了三届河西区政协常委兼医药委员会主任。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担任中华儿科杂志编委、特约编委,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后担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常务编委、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常务编委(后担任顾问),中国中西医儿科杂志顾问,天津医药杂志编委等。主编《小儿危重症抢救》《儿科值班医生疑难问题处置手册》《小儿疑难病例临床与病理》3部著作(另外副主编1部、参编10多部)。
曾任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南开大学医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委及名誉主委,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副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儿科质控中心顾问,天津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顾问,医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总检医师。
医院同行
编辑∣宣传科
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
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医院医院——在线复诊篇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gn/8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