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白润之海上学林点将录

皮肤科白癜风杂志编委 http://m.39.net/pf/a_5522593.html

徐中玉先生照

海上学林点将录(一)

白润之

昔人尝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世无达者,孰会其意?近代以来,波诡云谲,人物浪淘,时事攸关,何可胜道!海上固世界一大都会,而人文荟萃之区也。学林点将录,虽游戏之作,盖亦学案之流亚,可觇学术之兴衰与夫世运之隆替者乎!曩愚尝点定一部,藏诸篋衍亦有年矣。春间柳叶公子来索阅,曰:“逝者如斯,今日观之,不啻录鬼簿,了无生趣可言矣。宜以生人为限断,而以文史为大宗,乃可行于世。”于是删削增订,以在世方闻耆宿为主,先教三十六天罡横空出世;而七十二地煞亦陆续降临淞滨,将多见少壮英髦也。执此乙编,庶几海上名公俊彦如视诸掌焉。读者倘不以为无益,则又非徒区区之幸也已。癸巳夏初,云间白泽国润之甫谨序。

引首

词曰:

试探学林深处,几多俊逸清流,荣华富贵不关愁。吹牛与拍马,谈笑看吴钩。有客相从言各志,腰缠骑鹤上扬州,沧桑消得几春秋?古方悬肘后,不怒触虚舟。

见成名眇目,图名逐鹿,更有那逃名雌伏。一弯新月下春申,江湖乱鸿渐于陆。笑求鱼缘木,讶穷猿择木,踌躇朝市悬谤木。不如且覆掌中杯,点将台高须慢筑。

看官,你道这一首小词,说的是哪朝哪代?原来本朝开国甲子重周,那东南形胜之地,吟风弄月之区,唤做上海滩的,有一班学林士子,每日价聚集一处,东写西读,管窥锥指。又过两年,忽然教授多如过江之鲫,博士赛过投林之鸟。一日,那江湖之上,有几个砍柴打鱼为生的,相逢一处,拱手作揖,谈起此事,咋咋称奇。就中乃有一个老者,皤发银须,掐指开口道:“一百年多前,有个曲园老人梦中胡诌:纷纷海客归来早。昨夜我起看天象,见贯索犯文昌……”话犹未了,另有一个砍柴的老伯,呵呵大笑,道:“我昨于回家路上,在大荒山无稽崖之下,捡了一个花名册,上面写的许多人名,奇奇怪怪,也说道是什么《点将录》,你众位且来同看!”说罢,从屁股后摸出几张破纸,上面字迹歪歪扭扭,密密麻麻,众人见了,急忙凑过去同观。不因此等,有分教:

三十六天罡起海上,七十二地煞闹春申。

毕竟那纸上写着什么,且听下面分解。

天罡星三十六员

学林旧头领一员

托塔天王晁盖徐中玉

徐中玉先生,年生,江阴人。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问学于汪辟疆、冯沅君等。解放后历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作协第五届主席等职。先生蔼然长者,现已届百龄,为海上学林最老前辈之一。平生专攻文论,持论平实稳健,不为钩新摘异,颇钟情于苏东坡。晚尤重视通识教育。为人率真而耿介,对官僚主义蔓延于高校与学界深恶痛绝,学者称之。先生历尽沧桑而淡泊自处,耳聪目明,腰脚甚健,喜绕中山公园银锄湖散步以为日课。

银锄湖畔一仙翁,步履从容耳目聪。

阅尽沧桑百年过,学林共宝老顽童。

负笈南雍,其人如玉。朅来海上,其次致曲。不古不今,而陆沉于俗。亦官亦隐,云胡意不足?

海上学林点将录(二)

学林都头领二员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王水照

王水照先生,年生,余姚人。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曾问学于钱锺书先生。年调复旦大学。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新宋学》主编等职。王先生精于唐宋文学研究,微观与宏观并重,富有思辨力,晚近尤致力于唐宋文学理论建构。著有《唐宋文学论集》《苏轼论稿》《半肖居笔记》等。先生还十分重视域外汉籍的发掘与研究,曾将在日本所见宋人著作编成《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王荆文公诗李壁注》(朝鲜活字本)和《校补足本施顾注东坡先生诗》等书,堪称书林嘉话。

半肖钱门拱北辰,老坡岭外未闲身。

主盟海上非无故,宋学新开赖此人。

其腹实,其心虚,拜容安馆而处乎半肖居。东坡之朝云,半山之霖雨,取一瓢而饮之,归而拥皋比于东海之浒。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裘锡圭

裘锡圭先生,宁波人,年生于上海。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复师从胡厚宣攻读甲骨文与殷商史。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达四十余年。数年前率众弟子回到母校,组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上世纪七十年代,裘先生曾参加银雀山汉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平生专攻古文字学,旁及古代史、考古学,自谓在语言学上受朱德熙影响最深,而在上古史方面则尤推重张政烺。裘先生十分重视各种出土文献,甲骨、金文、简牍、帛书、陶玺、货币、石鼓等靡所不究,察微知著,考证精湛,所获甚丰。曾指出郭沫若甲骨研究中的不足,得到郭老激赏。后来,先生因三轮车夫蔡伟指出其释读之误,而将蔡君收入门下。这种求真风范值得发扬光大。

三代能观两汉长,甲金竹帛最当行。

春江春色春申好,雁字南翔北大荒。

小乙能引车,鸟虫著满家,问奇字而来侯芭。吁嗟乎!君不见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残编断简,蚓结蟹爬,一一如乌豆芝麻。

掌管学林机密军师二员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刘衍文

刘衍文先生,龙游人,年生。少时受知于浙江省通志馆长余绍宋,得入馆任职。年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至年底方恢复名誉。后为上海教育学院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诗词学会秘书长。先生擅长文学鉴赏,于其源流正变了然于胸,尤精于诗学,阅古今诗话无虑数百家,而独瓣香于袁随园。著有《雕虫诗话》《古典文学鉴赏论》《袁枚续诗品详注》等,卓然名家。槐聚先生尝评曰:“即事明理,笔舌鬯利,能宣妙发微,以匡鼎之解颐,兼严羽之析骨。”复通晓子史佛道、阴阳术数之学,所著《寄庐杂笔》《寄庐茶座》《寄庐志疑》,掌故纷纶,为学人所乐道。

星占命理禀玄元,诗话雕虫胜义圆。

文苑秘辛撑肠满,灵犀独寄小仓颠。

谈艺而喜刻镂,论学而耽杂糅。推子平而不能撒豆,窥天机而无以避彀,结一宧而居狭陋,如騄耳駃题伏乎彼外厩,市道小儿遂谓之老学究。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钱伯城

钱伯城先生,常州人,年生。笔名钱冬甫(一作冬父、东甫)。少时在上海生活书店为练习生。解放后,历任上海新文艺、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中华文史论丛》主编。平生为学务博杂,于诗古文辞、戏曲小说以至欧西文学,皆有所论列;晚岁刊布《问思集》,涉猎尤广。其于创作,则有小说《小忽雷》《长命女》,而深藏若虚,鲜知之者。其用力最深者,厥推《袁宏道集笺校》。

学徒早似汪容甫,著述晚成集问思。

老去名心应在否,书房一角任人窥。

小忽雷,秘密藏;大笔政,踞胡床。吃饭近公安,卖饼远公羊。谁不识钱冬父乎,请问诸杜秋娘。

海上学林点将录(三)

话说那砍柴老伯翻了一叶,众人聚来,有个歪头也踮脚努目,看见“徐中玉”三字,便摇头道:“不好、不好!什么宝啊玉的,明明是个文人……”那先前的银须老者听了,赶紧用一个“带草看法”,一览而尽,就拍胸脯大叫:“这个花名册,定是个不通之辈所为!江湾那地方,原是大宋韩世忠抗金之地,杀气也太重了。解放前那里有个野鸡大学,后来发了迹,其中有真本事的,也不少几个,不过著作足以传之百世的,大概也就一个姓谭的。华师大也有几个,像那道号叫北山、蓬山、清园的,都学贯古今中外,这些不去点,反点那半通不肖的……”

旁边的一个中年汉子,生得面阔嘴大,有些看不惯老者的做派,遂说道:“老伯偌大年纪,却像个年少轻狂的,莫说清园、北山已化去多年,就是那蓬山,也是住在瀛洲琼岛,不吃 烟火,比起栊翠庵里的美人儿,不知还要清高多少,怎肯同这班水泊中人为伍?你且休罗唣,让大家慢慢看波!”砍柴的老伯也没答话,往手指上吐口口水,把纸翻到第二叶,但见上头写着:

一同参赞军务头领一员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姜义华

姜义华先生,年生,扬州人。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系任职。曾长期任资料管理工作,精熟各种史籍。年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又历任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专攻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国思想文化史,旁及史学理论、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学重通识,深契唯物辩证法,考证与思辨兼能,提倡新理性主义。著述浩博,有《史学导论》《章太炎思想研究》《章炳麟评传》《大道之行——孙中山思想发微》《理性缺位的启蒙》《沙俄侵华史》《现代性:中国重撰》等。主编《康有为全集》《胡适学术文集》《章太炎全集》《瞿秋白文集》《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等十余种。

知古通今说启蒙,文明须刮自由风。

辉煌再造先天下,浩荡潮流至道公。

柱下史,马非指。书同文,车同轨。大同乎,小康乎,独瓣香乎章疯子。大道之行也,亦胎息于孙文氏。道法自然,如环之无端,将周焉而复始。

掌管钱粮头领二员

天贵星小旋风柴进王运熙

王运熙先生,年生,金山人。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历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 届常务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首届会长。平生为学,最精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于六朝、隋唐文学及《文心雕龙》研究,寝馈亦深。著述弘富,有《乐府诗述论》《文心雕龙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望海楼笔记》等,今已结集为《王运熙文集》(五卷)。主编则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尤以七卷本之《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规模宏大,为前此所未有,嘉惠学林多矣。文学批评史研究,能继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之轨者,舍先生其谁耶?

东南文献几人存,此老犹如布被温。

弟子数传风自远,一床罗拜是云孙。

取威定霸,朱郭之亚。牛腰七卷,老马十驾。精金美玉,羊枣脍炙。同中见独,市有定价。

天福星扑天雕李应陆谷孙

陆谷孙先生,年生,余姚人。法语翻译家陆达成哲嗣。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年即参与主编《新英汉词典》。历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汉大词典》主编、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先生精通英语,以主编《英汉大词典》驰名中外。译有ArthurHailey的《钱商》、IrwinShaw的《幼狮》、EdwardLear的《胡诌诗集》、GrahamGreene的《生活曾经这样》等,又与其父合译都德《星期一的故事》。专攻莎学,著有《莎士比亚研究十讲》。业余喜作随笔,有《余墨集》《余墨二集》行世。先生为人率真,幽默风趣,口才 ,课堂每每座无虚席。平素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妻女赴美定居,仍甘守教工宿舍。

平生精绝蟹行文,日夕治丝却不棼。

熟读莎翁悲喜剧,倘能四两拨千斤?

良冶之子,慕约翰逊博士,赛巧妇之工针黹。彼胡心未泯之小儿,皆争传洛阳之纸。阿美利加兮虽信美,固非吾土而终不肯劳乎麟之趾。

海上学林点将录(四)

马军五虎将五员

天勇星大刀关胜周振鹤

周振鹤先生,年生于厦门。-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冶系。后长期在湖南岳阳地区煤矿工作。年考入复旦大学,师从谭其骧,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主编,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平生为学得乃师真传,复博杂多方,旁及方言学、中外语言接触史、近代新闻史、中西交通史等,晚年尤倾力于明清入华传教士研究。长于考证,思接千载,用心绵密,推证坚确,足令老辈让出一头地。著有《西汉政区地理》《方言与中国文化》《体国经野之道》《随无涯之旅》《学腊一十九》等,编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等。性喜搜书、藏书,字典账簿,并蓄兼收,为海上一大家。

禹贡尧封著百篇,楚咻齐傅等云烟。

红毛番鬼咿呀语,断烂丛残待郑笺。

祖祢王太初,可曾见蛩蛩距虚?学富五车,而营二酉之仙居。宇宙犹为小,固先王之蘧庐,而甘作书林之老蠹鱼。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陈允吉

陈允吉先生,年生,无锡人。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即留校任教。现为该校荣休教授。曾任王维研究会会长、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先生治学专攻六代三唐。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读佛书,好禅宗,后乃遍参内典,于佛教影响中国文学者,探赜索隐,发为宏文,结集为《唐音佛教辨思录》《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为世所称。又点校《旧唐书》《樊川文集》,主编《佛教文学精编》《佛经文学粹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等。先生好为诗,亦喜作骈文,古色斓斑,浅学者不能句读焉。平生乐奖掖后进,然对十字街头说葛藤禅博饭噇者,则嗤之以鼻也。

邯郸市竞说王瓜,谁识陈门掌故花?

失喜诸生能好佛,绝知狐尾伏光华。

抽黄对白,红笺手擘,何与乎佛头青、僧眼碧?咄,谁云你是学人,我是善知识。不问道德山棒临济喝,固当学秀师呵斥。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陈尚君

陈尚君先生,年生于南通,祖籍慈溪。初中毕业后,曾在海门农场务农八年。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师从朱东润,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至今。曾任副系主任、主任。现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先生专治中古文学,尤长于文献考据,对汉魏六朝唐宋文献有全面把握,于史学亦颇有心得。研究不离传统矩矱又多有创新,在唐宋作家订证与作品辑佚方面所获甚丰,著有《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唐代文学丛考》《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等。先生与时俱进,年过花甲,犹开微博,谈古论今,乐此不疲。

唐音宋调久沉沦,雁鼎谁能辨伪真?

买菜人多求益者,补黥完刖费精神。

抄得唐书,穷能致富。东坡语。披衲衣而补茅屋之大罅漏,开微博尤爱朝夕之脱口秀。多多益善,又何惧乎货殖之不售?

天威星双鞭呼延灼潘悟云

潘悟云先生,年生,瑞安人。年高中毕业,做苦工十八年。曾自学数学,想当数学家。年师从郑张尚芳,始治音韵学。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年获毕业,入温州师范大学任教。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授至今。兼任上海社联副主席、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东方语言学》主编等。平生专攻历史音韵学、方言学、东亚语言历史比较,并在国内较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汉语方言历史层次分析等研究中,获得卓越成就。其《汉语音韵学史》所拟上古音系统,受国际学界瞩目,称为Zhengzhang-Pansystem,与欧美Baxter-Sagartsystem分庭抗礼。后因受美国梅祖麟高度评价此书时猛烈抨击清儒以来音韵学事件牵连,遭王力弟子郭锡良等国内同行“围剿”。他著有《音韵论集》《温州音档》等,译有瑞典高本汉《修订汉文典》、美国包古拟《原始汉语与汉藏语》、加拿大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

苦学成才禀赋高,微机韵表共甄陶。

呕呀啁哳听无厌,解得蛮书亦足豪。

挖泥拉煤,瓯越穴处。时哉时哉,黄鹄斯举。树大招风,卒贻其诅。腹笥满贮,汉藏缅苗瑶侗台南岛华澳皆得其所,奈何哑巴英语。

天立星双枪董平江晓原

江晓原先生,年生。早年做过电工。年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年毕业。复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年成为中国首位天文学史博士。旋入上海天文台工作。年调上海交通大学,为科学史系首届主任。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先生文理兼通,博极群书,专攻古代天学与性学,著书满家,颜其居曰二化斋、双希堂。其治天学多有发明,如以古文献论证天狼星之颜色,以天文学手段考订武王征商日和孔子诞辰日,即其著例。有《天学真原》《中国天学史》《天学外史》《历史上的星占学》等数十种。性学专著则有《中国人的性神秘》《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等。喜作随笔杂文,有《准谈风月》《老猫的书房》《东边日出西边雨》等多种行世。

仰观俯察乐而耽,沧海横流世味参。

二化双希皆感应,老于交大寔心甘。

西边云雨,东边出日。见怒蛙而式,逢馆娃而惑,贤贤不易色。提一杆秃笔,好舞文而弄墨。观天衢之馹,究阴阳之术,而退藏于密。

海上学林点将录(五)

马军大骠骑兼先锋使八员(上)

天英星小李广花荣葛剑雄

葛剑雄先生,年生于湖州,祖籍绍兴。年高中毕业。年后任上海市古田中学教师、团委书记。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历任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兼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为学得乃师长水先生衣钵,专攻历史地理、人口史、移民史。为人心直口快,辩才无碍,横说竖说,头头是道。其述作尤繁富,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移民史》《统一与分裂》《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行路集》《碎石集》等数十种,“拼命著书”,先生何辞焉。

长水悠悠日夜流,东非南极更奇搜。

匹夫有责亭林志,大炮能轰万户侯。

声闻于天,似鹤鸣于九皋。众人皆醉,孰能不歠其醨而哺其糟?周游八极,终不免于践土而食毛。

天佑星金枪将徐宁徐文堪

徐文堪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州。我国文博界泰斗徐森玉哲嗣。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词典编纂家、中亚学家。曾任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编审、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先生致力于研究古代中亚历史文明、中外文化交流史、佛教史、古人类学、人类基因与亚洲诸语言起源等,对吐火罗问题尤三致意焉。著有《吐火罗人起源研究》《外来语古今谈》。参编《汉语大词典》,为主要编纂人员。译著有《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中亚文明史》第二卷。曾协助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平生博览群书,孜孜矻矻,数十年如一日,对学术史及当代海内外研究动态了如指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先生有焉。

家学渊源世所钦,胸罗万卷胜南金。

旁搜远绍基因在,覩货逻西望拂菻。

谦谦君子,心细如发。截断众流,勃窣理窟。身毒月氏,匈奴突厥。粟特鲜卑,西胡南粤。玉门帛书,洋海遗骨。穷搜博讨,不知盖阙。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刘永翔

刘永翔先生,年生,龙游人。中学毕业后,在上海做过工。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问学于徐震堮,年获硕士学位,即留所工作。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平生为学,考据辞章兼擅。所撰骈体文、七言律,得钱锺书激赏;所著《清波杂志校注》,亦为邓广铭推重。“龙门一品,侯不求封”,此之谓乎!所作古文、铭赞、尺牍、联语、长短句等,皆能持矩彟,侪辈中无与齐肩者。著有《袁枚〈续诗品〉详注》《古典文学鉴赏论》《蓬山舟影》等。整理古籍三十年,以主编《朱子全书》《朱子全书外编》《顾炎武全集》嘉惠最多。

短发萧骚日脚斜,摩挱槐影睨千家。

空城潮打浑如梦,丁散畦荒一叹嗟。

本朝学人多而诗人少,侮食王而左言佻。独上高楼,望彼蓬山之浩渺。斯人也,惟下涪翁拜而不入江西社,斥桑间之音而归乎大小雅。

天空星急先锋索超葛兆光

葛兆光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早年在贵州苗寨做工。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师从金开诚,年研究生毕业。旋入扬州师范学院任教,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年调入复旦大学,创办文史研究院,任首届院长。曾荣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首届环球学者(PrincetonGlobalScholar)称号,现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平生穿穴二酉,论衡三教。认同一切历史皆思想史之说,以两卷本《中国思想史》鸣世。别有《唐诗选注》《中国禅思想史》《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宅兹中国》等多种。亦擅笔记,谈锋颇健,如《考槃在涧》《无风周行》等。近年复倡“从周边看中国”,主编域外汉文文献集成多种。

环球学者看周边,儒道还通六祖禅。

文史多能开只眼,萧然馆阁乐天年。

伏溪峒,游帝阙。麻三斤,乾矢橛。木塔老婆禅,临济只眼鹘。自东极至于西极,起扬州达乎瀛州。旦复旦兮邯郸市,乐莫乐焉追貊丘。

海上学林点将录(六)

马军大骠骑兼先锋使八员(下)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王家范

王家范先生,年生,昆山人。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年毕业留校。年始任教授,现为华师大终身教授,兼思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江南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平生专攻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注重通史教育与史学理论研究,对法国年鉴学派情有独钟,善于以“长时段”观照中国史。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等,主编有《明清江南史研究三十年(-)》《大学中国史》。先生为人能口说,稠人广坐,谈兴酣时,口哆沫飞,能射人五尺外,闻者辟易,莫敢当其锋。为学不免稍轻皓首穷经、董理文献者,以为眼光拘囿,不能出牛背上,闻者亦期期艾艾,不敢出一言以抗之。先生之风概有如此。

读书人百一难通,谁识弥天造化工?

述往思来肠九转,东西心理本来同。

天南一叟,弃镃基于田亩。待时而作,凌虚而走。虽膑其脚,勿钳其口。欲闻剧谈,请为一击缶。

天满星美髯公朱仝虞云国

虞云国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慈溪。少喜通俗小说,长嗜古典诗词。年参加高考,入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年毕业留校。后师从程应鏐,年获硕士学位。历任上师大古籍所副所长、所长、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平生专治宋史,而无书不读。既能作考证文章,又善写通俗随笔,娓娓而谈,引人入胜。著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两宋历史文化丛稿》《水浒乱弹》《敬畏历史》等。主编《宋代文化史大辞典》《中国文化史年表》。整理古籍有《文献通考·四裔考》《菿汉三言》以及宋人笔记《南部新书》《近事会元》《钓矶立谈》。先生白雪盈颠,道骨仙风,若超然物外者,然其忧世之深,每每见诸楮墨间,尝叹“读书种子”将亡而“禄蠹书虫”不绝也。

一朝天子万黔黎,水泊梁山卧怒猊。

识得两间真面目,何须膜拜克罗齐!

瓦肆听书,程门立雪。细说天水,佳言如屑。敬畏历史,斩钉截铁。疾恶如仇,炮打槐穴。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曹旭

曹旭先生,字升之,号梦雨轩主人。年生,金坛人。老三届高中毕业,在上海一制药厂务工十年,曾任生产组长。年考取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留校。年考入复旦大学,师从王运熙,年获博士学位,仍回上师大执教。现为该校教授,兼任图书馆馆长。中国作协会员。生平为学,初治近代文学,后转攻魏晋南北朝,而起家树誉,则在研究钟嵘《诗品》,著有《诗品集注》《诗品研究》,为当代钟仲伟之权威也。暇则喜作小诗、小说及散文小品,刊布于新闻纸,结集为《岁月如箫》。撰《中国散文通史》者,辟专章论列之,先生大喜过望,乃复印《通史》目录并评论多纸,逢人便散发,复自誉不休,以为“论学问,我固不及季羡林先生,论文章,季老不及我多矣”。盖《通史》中季老之篇幅逊于曹先生也。

梦笔犹能著五花,吹箫年少写风华。

论才几斗陈王后,又见曹家出大家。

东瞰虬江,南望桂林,北眺中山,惟刘阿瞒与曹景升,为翰墨场之老英雄,其余碌碌诸子耳,谁敢与之争锋?

天究星没遮拦穆弘姚大力

姚大力先生,年生,苏州人。早年曾在云南插队,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年至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博士,师从韩儒林,韩故去,转到翁独健名下。毕业后执教南大,曾任副教授、历史系主任。年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年方任教授。后受冷遇,转至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复兼任清华国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元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元史》主编。明年将“致仕”,不受延聘焉。平生专攻蒙元史、边疆民族史,能传韩、翁之遗绪。虽无专著,论文亦较时贤少,但多为精审之作,后结集为《北方民族史十论》《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先生通多种语言,研究既重政治法律制度,复热衷于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之探索。貌殊拙朴,初视似不能言者,而为诸生讲授,又如瓶泻水,精悍之气毕见于眉间,绝肖床头捉刀人也。

恂恂如鄙一头方,蛮语参军爱挽强。

却特朝中生气盛,只怜随陆暗神伤。

生常州者思射雕,起苏州者力嫖姚。俱南人而北面,遂接辔而分镳。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又何问乎孰祖孰祧?撤我虎皮,让君牛耳,将抗节致仕而学彼由巢。

海上学林点将录(七)

话说那砍柴老伯翻过四五叶,正准备接着看,只见边上一驼背佬,早已按捺不住,一把夺了花名册,攥在手里不住挥舞,也跟先前那银须老者一个德行,大声嚷嚷道:“乱点,乱点, 乱点,五虎中并非员员猛将。那索超虽是半路来的,却是个万人敌,理应坐五虎将头把交椅的,却偏偏排在青面兽之后,岂不屈死了……”话音未落,那歪头恼了:“还让人看不看啊!”一把夺了花名册,递给砍柴的老汉,老汉直摇头叹气道:“哎,抢什么抢,又没你们的位置?”说着食指往舌尖一搭,又翻开一叶,众人这才安静下来,一起聚拢过去,但见:

步军头领十员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邹逸麟

邹逸麟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宁波。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问学于童书业、黄云眉、王仲荦诸老。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年随谭其骧先生回到上海,并受谭先生指授,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工作。后为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地名学会副会长、上海史志学会会长等。生平为学,于历史经济地理、河渠水利研究(运河史、黄河史)用功最深,刊布论文多篇,结集为《椿庐史地论稿》。其所造诣,“充实而有光辉”,并世学人,莫之或先。又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历史地理》杂志、《中国历史大辞典》等。

书关水利必罗胸,真有吴中单锷风。

见惯黄河行九曲,自能抱道乐冲融。

以八千岁为春耶?抑不中绳之拥肿身也?大匠见而斫之,又何怨乎散材轮囷也。观乎水者乐夫知,何物小子,敢訾此老类乎仁也?

天伤星行者武松茅海建

茅海建先生,年生,上海人。早年曾在东海舰队当兵。后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年毕业。旋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师从陈旭麓。年毕业后,入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知识编审室工作。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该校长江特聘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思勉高等研究院院长。平生专攻晚清史,常年以读晚清档案为日课,用力甚深,索隐发覆,考证绵密。著有《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戊戌变法史事考》《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等。

天朝崩溃叹神州,变法维新竖子谋。

史界风云多变幻,只今谁敢号曹刘?

三碗过冈,三书名扬。史海徜徉,发潜德之幽光。彼开马肆、陈刍狗、祈土龙辈虽趾高而气昂,其于先生又何伤?

天异星赤发鬼刘唐熊月之

熊月之先生,年生,淮安人。少时曾做过工农兵。年春考入苏州大学历史系,同年秋复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班,师从陈旭麓,年获硕士学位。曾长期担任上海市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所长。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为学得乃师法乳,专治中国近代史、上海史。先生思维敏捷,精力过人,述作等身。著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学东渐与晚清思想》《冯桂芬评传》,主编《上海通史》等 十部。

西风东渐说摩登,检点丛残映壁灯。

海上百年魔怪舞,雄鸡一唱赤乌升。

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缘葛攀藤,践霜履冰。群甿蒸蒸,勤耕耘而致三登。

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张寅彭

张寅彭先生,年生,上海人。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分配至上海教育学院任教。后从王元化游,于中国思想文化亦三致意焉。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兼清民诗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韩国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上海作协会员等。平生专治清代及民国诗话,著有《新订清人诗学书目》,辑有《民国诗话丛编》《梧门诗话合校》《越缦堂日记说诗全编》。译有冈村繁《唐代文艺论》。目前正主编《清诗话三编》及《清诗话全编》。先生为人忠厚,面白耳大,一见即知为儒者。夙宗仰陈寅恪、钱穆及周作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归,故于当代名流舍本逐末、噉名攫利之风,不无微词焉。

心折知堂与义宁,十年磨剑抱微情。

飞能食肉雷如默,见笑当年白秀英。

其名虎,其人古,其茗荈苦。其半文不白,乃陈义宁之法乳。其爬搜文献,下铁网于珊瑚,而复大张其旗鼓。

海上学林点将录(八)

天煞星黑旋风李逵陈福康

陈福康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州。父母皆善制湖笔。初中毕业后曾学农务工。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年毕业。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李何林,年获博士学位。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现为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兼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曾任《鲁迅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委员。平生专攻中国现代文学,旁及古代文史,尤以研究鲁迅、郑振铎、郑思肖闻名,著有《郑振铎年谱》《郑振铎论》《郑振铎传》《井中奇书考》,点校《郑思肖集》。又治中国翻译史、日本汉文学史,著有《中国译学史》《日本汉文学史》等。先生最喜《心史》,人有以为伪书者,必哓哓与之辩不已。尝以此叩钱锺书,钱氏以“初无定见”为答,先生大失所望。后《容安馆札记》出,见其中数引《心史》,乃喜不自禁,亟著文表出之。先生之执著每如是。

西谛行年考订详,所南心史井中藏。

倭奴群籍罗胸际,译学殚精有底忙。

大教授,小弄堂。笔如刀,刺骊黄。俗不医,狷亦狂。老有为,婴嬉床。咄咄竹马,叱叱彼羊。言必称鲁,时为钱忙。痴情眢井,烛照群盲。

天巧星浪子燕青牟发松

牟发松先生,年生,江陵人。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年毕业留校。年攻读研究生,师从唐长孺,年获博士学位。后任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唐史学会理事。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为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现任该校终身教授。平生专攻魏晋南北朝史、汉唐长江流域史、唐代经济史,曾协助乃师撰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得其真传。唐氏本吕思勉高弟,先生晚岁远徙海上,授徒于吕氏曾执教之华师大,盖有夙缘焉。著有《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等,译著有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

漫云楚尾接吴头,古史真传岁月稠。

海上繁华焉足道,珞珈山水梦勾留。

生于楚,游于吴。义宁别传,唐门翼扶。继武吕氏,探骊得珠。珞珈已远,海错蛮珍味也无?

天牢星病关索杨雄谢维扬

谢维扬先生,年生于上海,原籍合肥。年考入吉林大学,师从金景芳,攻读先秦史。年获硕士学位,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历史学会理事等职。生平为学,于周易、先秦史、中国古文明、古文献等方面,多有述作。著有《周代家庭形态》《中国早期国家》《至高的哲理:千古奇书〈周易〉》。又译有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整理文献,则以主编《王国维全集》影响 。

淮海维扬一俊人,杜陵此语绝清新。

春申西北饶光气,中有乌衣挟古珍。

卜地虽吉,相人则失。知不言易,可书竹帛。郁郁乎周,其文戟喉。猫为虎舅,逢射羿后。吁嗟错兮,枘厌凿兮。

天彗星拼命三郎石秀胡晓明

胡晓明先生,年生,成都人。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元化,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思勉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等职。述作繁富,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书生情缘》《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文化江南札记》《饶宗颐学记》《饶宗颐学述》《跨过的岁月:王元化画传》,又编有《近代上海文学系年初编》《江南女性别集》等多种。蜀中多奇才,而先生则为江南才子,下笔为文,倚马可待,而华藻纷披,雅近金粉南朝。其着眼于中国文化之大者,则又卓荦为杰,有清园老人之风。

虫鱼鸟兽外骊黄,立雪王家拜选堂。

海味山毛尝已遍,天机深浅费平章。

宋庙出出,亳社譆譆。王门曳裾,唐诗鼓吹。兼爱诗学,非攻学诗。行尽江南,借书一鸱。低首巾帼,不让须眉。回眸於菟,虚与委蛇。

海上学林点将录(九)

天暴星两头蛇解珍方广锠

方广锠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邗江。年随家迁往新疆。年在新疆沙湾县插队。年在塔城师范学校工作。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系,年获硕士学位。旋入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亚所工作。年在职攻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博士学位,师从任继愈,年毕业。年调入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年入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年转入世界宗教研究所,年任研究员。年受聘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华大藏经》(下编)常务副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常务副主编,时奔走于京沪两地。平生专治佛学、敦煌学,尤精于佛教文献学。著有《八—十世纪佛教大藏经史》(后增订为《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道安评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方广锠敦煌遗书散论》等,主编有《藏外佛教文献》《英国图书馆藏汉文敦煌遗书总目录(斯号-斯号)》。

爬梳藏外极辛勤,三岛归来夕照曛。

集腋成裘功德满,淞滨樽酒更论文。

少居沪渎,俄迁西域。好学深思,负笈燕北。沈潜梵夹,卧游佛国。藏外觅宝,废寝忘食。归耕桑梓,授业解惑。南翔北征,劳彼雁翼。

天哭星双尾蝎解宝苏智良

苏智良,年生于上海,祖籍嵊州。中学毕业后,到江西婺源插队落户。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年毕业。旋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年代曾赴日本东京大学研修。现为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人物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等。平生专攻上海近现代史、毒品史、黑社会史,尤以研究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闻名世界。先生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不仅狂胪文献,更注重社会调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切皆为求历史之真相,并勇于用史事驳斥日本政客之无耻谰言。著有《中国毒品史》《上海禁毒史》《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慰安妇研究》《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等,主编《上海城区史》《民国的三教九流》等。

万恶倭奴死有辜,毒瘤不割骨髓枯。

口诛笔伐天心在,匕首投枪见董狐。

打黑禁毒,义不容辞。倭奴未灭,何以家为。披露真相,戳穿画皮。呼号奔走,不惮困疲。

四寨水军头领八员

天寿星混江龙李俊赵昌平

赵昌平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上虞。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至内蒙古、安徽各中学教书。年代末,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施蛰存。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年起任总编辑。历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又为上海出版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平生专治唐诗,刊布论文三十余篇,结集有《赵昌平自选集》。著有《李白诗文选评》《唐诗三百首全解》等,合著有《郑谷诗集笺注》《唐诗三百首新编》《唐诗一百首》,点校《顾况诗集》,又参与撰写《唐才子传笺证》《诗学大辞典》。

为人阔达厌包藏,述学疏通辟地方。

名字差堪表才德,何须校短与量长?

左黄右苍,一马过平冈。其入扶余以图王,亦诚不得已也,所以陈芳国里,独恋恋于三唐。

天平星船火儿张横骆玉明

骆玉明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洛阳,寄籍建湖。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即留校任教。年升为教授。生平治文学,专攻汉魏六朝,下及于明。又以濡染竹林之风,亦喜谈老、庄,并旁通禅学。其于海上诸学人中,可谓风流放诞,有名士结习者。亦颇勤于述作,有《纵放悲歌—明中叶江南才士诗》《老庄哲学随谈》《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诗里特别有禅》等。合著有《中国文学史》《徐文长评传》,合译有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宋元明诗概说》及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等。

魏晋风流自数君,嵇康性懒讶多文。

一车过市如驴蹇,叵耐钟声已遏云。

不作露布文,而为曲项歌;不撰《文选学》,而耽禅老婆。讲肆任咳唾,还顾我为大。夜对木野狐,谁能救清饿?

海上学林点将录(十)

四寨水军头领

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黄霖

黄霖先生,年生,上海嘉定人。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研究生,师从朱东润。现为复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明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近代文学会会长、中国《金瓶梅》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会长等职。生平为学,于白话小说、文学批评史用力最深,尤为海内《金瓶梅》专家,著有《金瓶梅考论》《金瓶梅资料汇编》,主编《金瓶梅大辞典》,与人合注《金瓶梅词话注释》、合译《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著有《古小说论概观》《近代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中国小说研究史》《文心雕龙汇评》等。另与人合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中国文论选·近代卷》,尤其参与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为 于世。

左手雕龙右镂金,并施花雨度人针。

亦胪文献甘头白,谁识明清教主心。

废于兰陵者不读,粲于兰陵者精熟。平生不吃冷猪肉,解悟亦从秋波目!矍铄哉是翁也,老去犹能荷戈逐,马上汉升比颇牧,主公何靳儋石禄?

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孙逊

孙逊先生,年生,丹阳人。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院长、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等职。生平为学,专治白话小说,尤用力于《石头记》。著述甚富,有《红楼梦脂评初探》《红楼梦探究》《金瓶梅概说》《董西厢和王西厢》《明清小说丛稿》《明清小说论稿》《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论稿》等。其夫人孙菊园教授亦与先生有同好,所谓“翻书赌茗”,不其然乎,曾合编《红楼梦鉴赏辞典》《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粹》。先生为人清和,襟怀散朗,又知人爱才,有古君子风。惜为其所识拔者,或反自负其能而不以先生为然,令人太息。

平生事业若章回,慧眼偏能用弃材。

李志曹蜍虽见在,前恭后倨太坍台。

孙亦逊也,谦谦者必无闷也,说虞初每大论也,倚东篱自无恨也,平生如诎五指而顿也,此老固未知夫困也。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陈子善

陈子善先生,年生,上海人。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短训班,留校任教。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华东师大图书馆副馆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平生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曾参与注释《鲁迅全集》,对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作家有深入研究,尤其对张爱玲著作之发掘为时人所重。先生爱书如命,编书、著书等身。著有《捞针集:陈子善书话》《说不尽的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发现的愉悦》《遗落的明珠》等,编有《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周作人集外文:-》、《郁达夫研究资料》《台静农散文选:-》《私语张爱玲》《作别张爱玲》《刘半农书话》《新月派文学作品专辑》等数十种。

掘墓文坛拜爱玲,波斯猫叫亦通灵。

嗜痂不愧真黄粉,万卷堆床少一经。

一把洛阳铲,文坛也挖墓。不日记两笔,掌故时披露。旧籍勤搜罗,陋室成书库。甘作张爱玲异代知己,愿终生点主守服三跪九叩而倾其积愫。

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陈思和

陈思和先生,年生于上海,祖籍番禺。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该校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兼上海作协副主席。历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文学》主编、《诗铎》主编等。平生专治中国现当代文学,尤精于巴金研究,勤于笔耕,著作如林。有《陈思和自选集》《巴金论稿》《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巴金图传》《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等,编年文集有《笔走龙蛇》《马蹄声声碎》《羊骚与猴骚》《鸡鸣风雨》《犬耕集》《写在子夜》《豕突集》《牛后文录》《谈虎谈兔》。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

山鸡鸣罢犬催耕,牛后羊骚伴庶甿。

笔走龙蛇方子夜,马蹄声碎虎狰狞。

出新推陈,与时俱进。少沐朝霞,晚雄文阵。沉潜涵泳,珠圆玉润。日居月诸,销磨潘鬓。

总探声息头领一员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沈志华

沈志华先生,年生,北京人。初中毕业后当过兵、做过工。年“四五运动”前被捕,数月后出狱。年平反。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年肄业。复因“内部资料”泄密罪入狱二年,出狱后下海经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投资去俄罗斯、美国搜集解密档案。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平生致力于中苏关系史、冷战史研究。著有《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 揭秘》《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中苏同盟与 研究》《斯大林与铁托》《苏联专家在中国(-)》等,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中苏关系史纲(-)》等。

美帝苏修冷战酣,勾心斗角两难堪。

曝光档案公天下,把戏原来止为贪。

败也秘档,成也秘档。二战韩战,蒋帮共党。东帝西霸,一屁两谎。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神行太保,知来鉴往,戳穿那魑魅魍魉。

众人聚在一处,不过盏茶功夫,便把十几张纸看完,登时一片喧闹,继之争吵不休,又继之怒骂之声。须臾,一伙人各自走散:也有岔开两腿坐在地上的;也有歪着头,在百花潭边走来走去的;也有拿了砍柴刀,对着空中乱劈的;也有低头呆想,又把镜子照了三回的;也有露着胸口,上面刺着青狼头的;也有咧开大嘴吟诗,吟一句“他年我若为青帝”,便把脚乱踢马粪的;也有外做气闷、肚里暗笑的;也有取出自家文字,读一千遍的;也有替人抱不平的;也有扯住人高谈,说这一榜大公的。彼此态度,各各不有,正是: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话说那砍柴的老伯,站在当地,神情萧散,倒像个没事人。大嘴汉子走上前来,说道:“这个点将录,晚生觉得有些不公处……”老伯道:“但讲无妨。”大嘴道:“那黑旋风贪吃贪喝,又见了银子,口涎流作三尺长,且又自恃两把板斧,胡乱砍人,为何排他天罡?”老伯又道:“老弟之言差矣。大凡上天生人,好比名医用药,必使君、臣、佐、使,相互为用。那李逵诚为可恶,倒也有一两件好处……”

话犹未了,就在这时,忽从日落大道上,风驰电掣飞来两骑,其中一人,是公子模样,白衣白马,书生打扮;另一人头上丫髻,黑衣黑马,像个书童。那公子人还未到,声音先到,就听他说:“老伯,我也最恨那黑鬼,不如把他逐出梁山罢,……”到得跟前,公子马上使一个探身,又用柳叶鞭儿,划了个半圆,便把十几张纸尽数勾去,在马上一边翻一边笑:“有趣有趣!我且拿去给《西方周刊》,权当个《癸巳销夏录》。”说时马不停蹄,望日升处跑去了。众人一时怔在当场,老半天没回过神,不一会工夫,只见两骑红尘,已在几里外地了。再看那砍柴老伯,早已脸色大变,张口结舌,不知所措。只因这一去,有分教:七地名流,同登英雄之榜;一时俊彦,竟遭月旦之评。毕竟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海上学林点将录》上卷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gn/8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