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图文、情境案例、测试题均有版权,不可用于商业目的使用,欢迎转发,请注明文章来源!
学习本节需要6分钟
循证医学的等级
医生并不是对每一个文献的研究结果拿来即用,要看文献的来源,医生也要看文献的等级,医疗文献等级共有五个等级,也可以细化为七个等级,呈金字塔分布。
第五级,细化等级第七级,最低级包括动物实验、体外试验、细胞试验
第四级,细化等级第六级,为临床经验;
第三极,细化等级第五级,为病例报道,通过对一两个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00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是对罕见病进行临床研究的主要形式。
优点: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线索,是临床研究新思路的丰富源泉;
局限性:研究对象具有高度选择性,容易产生偏倚。
第三级,细化等级第四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具有所研究疾病(或临床事件)的一组病人组成病例组,无此病(或临床事件)的一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或临床事件)与暴露的关系。研究目的由果求因,找患病与不患病两组的各种风险因素,研究条件较为宽松,易于操作,节约时间,能得出“风险因素”,是最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之一。
优点:省人,时,钱,可分析多个因;
局限性:极易产生偏倚。
第二级,细化等级第三级,队列研究,把一群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因素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适当长的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疾病(或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研究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
优点:可设立前瞻性的同期对照,可信度较高,是临床最常见研究类型之一;
局限性:时间长,失访率高,费用高;入选与排除标准需要严格,以使分组具有可比性。
第一级,细化等级第二级,随机对照研究,罗胖在节目中多次强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就是指的这个等级证据,我们也称之为RCT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是采用真正随机化分配方法。两组都被随访一个特定的时期,然后按预先确定的终点指标进行分析。随机,盲法,设立终点。是一种前瞻性、干预性研究,可以证明干预手段和疾病转归直接的因果关系,是金标准。
优点:可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强,可比性好,结果可靠,证据等级高;
局限性:许多RCT的患者是高度选择的,未必代表典型患者的特征。结论显示功效,而不是效果;成本昂贵、对象少,不可能观察较多患者;随访较长时间,因而有可能漏掉很普遍的副反应和较长时间才出现的事件。例如,无法估计抗感染药物的远期不良反应。
第一级,细化等级第一级,系统性综述或META分析,当多个RCT研究结合,进行校正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就是系统性综述或Meta分析。在这里解释一下系统性综述或META分析。
大家知道RCT的论证说服力很强后,RCT变得很流行。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大量的研究者做了大量的RCT。医生们又迷茫了,这个RCT做出来说好,那个RCT做出来说不好,我相信谁的呢?相信美国的那个?相信大牛主持的那个?相信样本量大的那个?相信时间最近的那个?
这时候,先驱们又找到了一种原本用于天文学的数学方法——meta分析(某些文献称之为荟萃分析)。他们把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如:华法林vs阿司匹林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的所有研究找出来,筛选出可用的,评价它们的质量,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meta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量化指标进行数学上的合成,得出一个统一的值,当这个合并后的统计量符合一定要求时,就为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唯一答案。这种研究是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R),但如果对当前所有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严格评价这些研究、严格筛选了这些研究,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综合评述(不管有没有进行meta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都叫做系统评价。高质量的系统评价的结论比单个RCT还要可靠。
临床研究有等级之分,是否还有别的分类呢?临床研究按照是否干预分为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大家经常被“干预”这个词汇所迷惑,不知道什么情况算是有干预的研究,什么情况是观察性的研究。
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测试。
测试题04-01: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使用不同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医院2个月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所有患者,比较不同药物间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这里面是否存在上面所说的“干预”呢?
A:干预
B:不干预
答案:B
形象人物: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干预”,因为在上面举例的研究中,研究并未影响患者的常规诊疗,而仅仅是对患者的用药情况、疗效、安全性进行观察和记录,因此属于观察性研究。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所谓的干预,并不是简单地指对研究对象是否采取了干预措施。干预是指人为的给予研究对象某种特定的暴露,从而便于观察其结局有无差异。这种干预会造成研究对象接受或有可能接受某种处理,这种处理与不参与研究时接受的机会不同。
测试题04-02
在前一测试题中,我们随机抽取一部分观察患者进行服药指南,并进行每日服药提醒,从而对比给予指南/服药提醒的患者和一般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区别,这是否是干预呢?
A:干预
B:不干预
答案:A
形象人物:这就变成了一个有了“干预”的试验性研究,其干预措施就是指南/服药提醒。那么临床研究中,那些是观察性研究,那些是实验性研究呢?点击继续进一步了解!
观察性研究包括病例报道、病例对照、队列研究,试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性分析/meta分析。
另外一个分类,叫做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性分析/meta分析是前瞻性研究,而病例报道、病例对照属于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研究还是回顾性研究呢?由果寻音的队列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而由因到果的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
(以下为课程介绍)
循证医学学术拜访实战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医药代表学习课程之循证医学学术拜访实战课程,课程采用图文、情境案例、测试题相互融合的方式,让医药代表学习不再枯燥!
本课程结构、内容来自辉瑞、默克、赛诺菲一线销售代表、区域经理、大区经理的实战经验,脚本由设计人员小智根据实战经验编撰,课程大纲如下:
医药代表学术拜访实战课程介绍
医药代表课程共计包括十二个模块,课程内容来自辉瑞、默克、赛诺菲等著名企业一线代表、区域经理和大区经理的实战经验,本课程为线上课程,符合Scorm、H5标准,满足PC端、移动端学习需求!
医药代表课程将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线下课程将在线上课程开发完毕后推出!
课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设计和开发中,特色是将图文动画、情境动画、调研测试相融合,给学习者带来完美的学习体验,线上课程时长约20小时,课程大纲如下:
Q:如何采购本课程?
线上课程计划于年初开发完毕,现在报名预订享受享受早鸟价,报名请联系项目经理,预订不用交订金,早鸟价为课程定价的8折,课程价格预计:元/人/年。
Q:如何学习本课程?
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通过PC端、移动端完成学习、交互、调研、测试。
Q:如何参与本课程开发?
本课程采用众筹开发的方式,欢迎有医药代表、区域经理、大区经理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本课程的开发,参与开发者享受课程分红,详情请咨询本课程项目经理。
Q:课程的代理与分发
欢迎学习平台、自媒体代理和分发本课程,详情咨询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赵勇
联系方式:,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