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早在多年前就发现了帕金森病(PD)疾病的特征。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常见病。以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症状为主,主要影响日常活动及运动功能。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经高达万以上,约占老年人口的1.7%,预计新增病患10万人/年。
帕金森病随着病程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治或逆转疾病的进展。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当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时药物的效果逐渐减弱而副作用逐渐显现。经颅磁刺激(TMS)治疗等神经调控治疗已经成为继药物治疗后的重要治疗手段。
本文中,小编就对TMS治疗帕金森疾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大家进行分享。
TMS对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
▼
以往的研究中,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PD患者的运动症状、情绪及运动并发症(异动症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各个研究方案差别较大。哪种治疗方案最佳,rTMS对PD患者的主要效果多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最近的一些研究给明了一些方向,可供大家参考。
年3月,最新的一项研究直接对比了高频和低频rTMS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功功能的治疗效果。
此研究,将52名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接受20Hz的rTMS刺激,第二组接受1Hz的rTMS刺激,两组两侧半球M1区共接受0个脉冲刺激,持续10天。在第10天和一个月后,使用帕金森病评综合评定量表(UPDRS)第三部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和自我评估评分(SA)评估主要效果。在第10天治疗结束后测量皮质兴奋性作为次要结果。
结果:在1Hz或20HzrTMS治疗后,所有评定量表结果显示均有显着改善,但在20Hz刺激后效果持续更长时间(UPDRS和IADL的治疗×时间相互作用(分别为P=0.和0.04)。两种治疗都没有影响运动阈值,但20HzrTMS增加MEP幅度和经胼胝体抑制的持续时间。在探索性分析中,每组被细分为运动障碍和震颤显著的亚组,并且重新评估1Hz和20Hz治疗的效果,显示具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可能比具有主要震颤的患者反应更好。
年11月,发表于BrainBehav的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rTMS对改善帕金森病(PD)运动功能的最佳参数。
本项荟萃分析共纳入了二十三项研究,共有名参与者。研究汇总数据揭示了rTMS短期(SMD,0.37;p0.)和长期(SMD,0.39;p=0.)对PD的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分析观察到高频rTMS(HF-rTMS)在改善PD患者运动症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SMD,0.48;p0.),但低频rTMS(LF-rTMS)则没有。特别是,当HF-rTMS刺激初级运动皮层(M1区)时,其中双侧M1区显示出比单侧M1更大的效应。与单次刺激相比,M1区上的多次HF-rTMS刺激效果更显著。此外,HF-rTMS刺激M1区,共-00个脉冲比其他数量产生更显着的效果(SMD,0.97;p=0.01)。
此项荟萃结论显示,在M1(特别是双侧M1)上多次使用HF-rTMS,每天1-个脉冲,总共18,-20,个脉冲可能是rTMS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的最佳参数。
TMS改善帕金森病并发症—抑郁症
▼
帕金森病(PD)通常伴有临床确诊的抑郁症,在治疗运动障碍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存在更多的风险与副作用。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目前,出现了许多帮助帕金森病人抗抑郁治疗的替代方案,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年3月,LesenskyjAM等在TranslationalNeurodegeneration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讨论经颅磁刺激(TMS)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人抑郁症的效果。
研究者根据实验设计、评估方法、治疗参数(例如刺激部位、刺激频率等)对纳入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在初步分析中,他们主要大医院治疗白癜风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