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临床治病按“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照此原则,追寻人类起源,回答“我们是谁?”不妨用“循证史学,Evidence-basedhistoriography”。“循证”的特点:有理、有据、精准、可靠。
从四个方面简述本文观点:1.基因突变标记。2.现代人迁徙的文明足迹。3.人类共同起源的思考。4.文字的巨大威力.
二、基因突变标记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学和人类考古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多地起源说”将被“非洲起源说”完全取代。
线粒体带有来自母系的基因,Y染色体则代表父系。经国际合作研究,根据上述基因突变标记,可以勾画出现代人的起源,迁徙路线,到达各大陆的时间。
两种基因突变标记,显示出迁徙路线和相关年代,蓝色是Y染色体DNA的结果,橙色是线粒体DNA的结果。
综合推断,新人类,10万年—15万年从非洲出发,到达东亚的时间是4万年—5万年,到达北京地区(山顶洞人)是1.8万年。
二、现代人迁徙的文明足迹
1.古国和文明古国现代人迁徙,所到之处发展成的国家为“古国”,出现文字的古国为“文明古国”。文明古国的时间划界,是在公元前年,即中国的商代。世界共有四大文明古国:古美素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公元前年),古埃及(公元前年),古印度(公允前年),商代(公元前年)。这些文明古国,都属大河文明,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和长江。
2.文明古国的命运除了中国之外的三大文明古国,存在的时间5百年—2千年,消亡原因主要是周围野蛮族群的侵占,文明遭破坏,文字无人识,侵占者和文明的创造者毫无关系。只有中国,文明出现最晚,但传承至今,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和文字”。
3.文明的标志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TheCodeofHammurabi)
古埃及文明
年前埃及象形文字
古印度文明
年前的印度城市和古印度的印章文字
古印度文明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上世纪偶然发现的哈拉帕文明,主要是发现了被覆盖的三座城市。以哈拉帕城为代表,占地50平方公里,砖砌平房和楼房,整齐的街道,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同时出土了枚文字印章。哈拉帕文明持续多年,突然消失。之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古印度文明,比商代文明早多年,相当于中国的夏代。而夏代文明,并无确实的文字可考。
中国商代文明
商代文明:安阳殷墟和甲骨文
三、人类共同起源的思考
1.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周口店70万年前和20万年前都有古人类生存(北京猿人),1.8万年前发现山顶洞人。现代中国人与他们有关系吗?极大可能山顶洞人与我们有关系,因为这与非洲起源迁徙到东亚的时间顺序相衔接。
2.为什么只能是非洲起源中国人类化石考古,4万年—10万年是相对空白期,极大可能与冰川和之后的大洪水有关。诺亚方舟传说和伏羲女娲兄妹被洪水逼到山顶的传说,暗示全球曾发生过冰川和大洪水灾难。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绿洲才能聚集现代人。之后,资源的匮乏和洪水的消退,促使这里的人开始向外迁徙。
3.哺乳动物中只有人是相似的人种不论黑、白、黄、棕,难分伯仲,各有千秋。可以同班读书,联合国议事,奥林匹克竞赛。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结婚,可以生出一位“大国总统”。说明人们的遗传基因相似!
其他哺乳动物则难以做到。“犬马之劳”说明犬和马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等哺乳动物。以“犬”为例:就有牧羊犬、缉毒犬、导盲犬、军警犬、宠物犬、农家犬、食用犬,差别最大者当属中国的藏獒和京巴。你能用同一标准,让他们公平竞技吗?虽然都是犬,但遗传基因差异大!
4.同一起源为什么肤色差异如此之大起源虽是非洲,但不一定就是黑人。向非洲各地迁移的多成为黑人,向各地迁移的极可能是类似埃及人或西亚人。迁徙过程中会遇到残留的当地人种,如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和亚洲的丹尼索瓦人,邂逅的结果是杂交融合和种族灭绝(基因留存,人种消失)。加之基因突变和环境影响,最终使各地人肤色出现差异。
5.商代为什么落后其他文明2—3千年落后是确实的,年5月启动的大规模国家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只确定下商代是从公元前年开始。当我们的始祖在江河流域建立简单村落时,约旦河西岸的居民已经在城镇居住了年,人口多达0人。商朝巫师在甲骨上刻下占卜文字时,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已经使用了年,记述历史、王朝更迭、典章法律、故事诗歌。尽管怀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情结,但扪心自问:“我们祖先的智商真会这么低吗?”。用多地起源说给不出满意的答案,按人类非洲起源学说,答案就是:“晚到此地1-2万年是也”。
四、文字的巨大威力
三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好景不长,都遭异族破坏,不得延续。生活在文明土地上的现在人,因为无血缘关系,无传承义务,所以并不珍惜。看看曾是古老文明的埃及、突尼斯、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文化古迹惨遭破坏,甚至永远消失,令人痛心!
中华文明出现虽晚,但绵延不断: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中华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主要是文化的魅力和文字的威力。说话虽然南情北调,但文字相同,要交流、求学、经商、从政等,没有统一文字不行。随着国家强大,14亿中国人作为媒介,中文和汉语定会快速扩散到全球。未来世界上可能的通用语也许只有两种:汉语和英语,其他都会成为地方语。别再把“全英文和英语讲课”当成是教改的“标志性成果”了,长此以往,会破坏中华文化的传承。(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库宝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