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中发表的文章种类多样
诸如:综述、纯理论性的结果、新的仪器与方法、病案报告、以及实验研究成果。所以写作的格式与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只限于讨论实验研究成果一类的科研论文,对于其他专业的人员,仅供参考。
当审稿人收到杂志社送来的稿件时,首先看到的是稿件的打字和排版。
这就相当于你去面试时,人家先注意你的容貌和着装。所以,在写文章时,首先要了解一下想要投稿的杂志在稿件格式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千万不要别出心裁另搞一套。曾有一些年青学者准备投寄的稿件,他们对于英文的打字和格式不甚熟悉,在这方面错误百出。这种“躐踏的面容”与“衣冠不整的着装”,有时会导致直接退稿。
先从论文的序言(Introduction)部分说起。在序言中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领域和简明轭要的背景知识
2)概述在这个领域前人的工作
3)你在本工作中想要研究的问题
4)以及你得到的主要结果
作为审稿者,首先看你是否熟悉文献前人做过的工作,其次看你是怎样从已有的工作中发现你的研究问题(researchquestion)。
通常的情况是,你发现以前的文献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前的工作中有遗漏的因素、过去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或现在研究手段的攺进和提升等等,这些都会是合乎逻辑的说法。在序言的最后部分,应概述你在本文工作中得出的主要结果,会使人有兴趣继续读完你的文章。
在这部分常发生的问题是,审稿者发现作者对于这个领域的历史进展缺乏了解,尤其对近期的文献没有全面的概念和理解,在序言中作者只挑选了几篇与他工作相一致的文献加以叙述,而忽略与其矛盾的报告。已经发表的工作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内在联系,或者没有什么不同。这些都可以造成对这篇文章的较低的评价甚至退稿,因为我们期望看到是新的成果,是对已有的研究工作的推进。还有一点初学者往往不大注意的是,他必须对所用的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解释和定义,否则审稿者往往要求退回修改不过,不致于导致退稿。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常用“方法”(Methods)作标题。
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1)实验设计,2)实验对象或材料,3)数据采集方法,4)统计方法。作者必须记住的一点是,你所报告的实验结果必须能被其他任何一个实验室重复,这样你的工作才有价值。所以在论文的这一部分你应提供详尽的资料,以便他人可以验证你报告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不是作者想隐瞒什么,而是文字表达的功力不够。此时可以考虑借助图、表来表达清楚一个实验装置或实验流程。
如果作卡通的话,尽量要请专业的绘画人员。有时候你用同一种方法或实验装置写了二、三篇文章,那么在第一篇文章中假设已经发表对实验方法作了详细叙述之后,在后面几篇文章中怎么処理?不少作者会一笔带过,要求读者去看他的第一篇文章。其实这是不对的。你可以写得简练一点,但是必须假定这是一篇独立的工作,读者应从这一篇文章中获得有关方法的完整信息。另外,记住审稿者往往是你这一领域最有经验的专家,你在研究方法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是有可能被他们发现出来的,所以这要求你在着手科研的时候,就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到,不然到写文章时,便有点晚了。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结果”(Results)。
如果在一篇论文的“前言”中谈到本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时,提出过你的研究假设的话,那么在这个“结果”部分便可以与这些假设对应起来,告诉读者你的实验结果如何。
记得这一部分是以“数据”说话,不要搀和自已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以及这个结果的意义等等这可以留在下一部分“讨论”中去表达。为了把研究结果表达清楚,往往需要籍助表格或图形。这两者各有优势,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想表达的内容而定,目的是用最简洁的方法把研究结果讲清楚。这方面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所表达的内容不要相互重复。对于新手,往往会将同样一个结果,画了图,还作成表格,还要写一大段文字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这就显得多余了。
对于某些照片的插图如解剖学的工作,注意要提供放大率,并对图中各个细节要有注解,不能想当然认为读者都认识图中之物。对于用数据作出的图形,要标明各坐标的含义、尺度、以及计量单位。作为审稿者,比较注意的是作者有否给出清晰、可信的实验结果包括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及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并且这个结果是新的,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现在国内许多研究工作,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从实验方法到实验结果,没有对这个领域的进展起到任何贡献,这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在“结果”以后,便是“讨论”(Discussion)部分,有时也用“结论”(Conclusion)作标题。
在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在本工作中你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何不同?你的工作有何不足之处及局限性?在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应该总结性地叙述你的主要发现,并且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审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结果,更注意的是你对于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讨论,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有没有将你的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多数的初级人员往往会夸大自已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当他的实验发现某一个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与一个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高度相关后,他会下结论说,本工作发现了此自变量是这个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果这个因变量是种疾病,他就会说他的这项工作发现了,这种疾病就是由上述的那个自变量例如某种食物,或者某个外界环境条件等等引起的。我看到过这样的稿件,显然是将两个量之间的相关性夸大为因果关系。
在正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
每家刊物对于如何在文章中引用参考文献及在最后如何列出这些文献的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最好是仔细阅读它们的规定,还有一个实用的办法是找最近几期的你想投稿的刊物,看看在已经刊出的文章中是如何处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这里特别要注意,引用一篇论文与引用某本书,在“参考文献”内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去真正阅读这些文献,看见以前的作者引用了,他也照抄一遍,有时候便以讹传讹。这也是做科研工作不严谨的一种表现。
作者的署名,严格地说来,只有真正对本工作有贡献的人才可以署名。
这里的“贡献”指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本工作的研究问题,设计本研究工作,创建关键的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分析、并最终表达实验数据及结果。审稿者一般无法判断文章署名是否合理与正确,这完全是取决于投稿者的科学道德。
最后是SCI论文的标题与摘要。(年轻学者也建议先写摘要)在文章写完后,写摘要便比较容易,所以这里便不再多讲。文章的标题比较重要,我建议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整篇文章写就以后再确定标题。有点象小孩子生出来后,再取名字一样当然也有人家是先取好名字再生小孩的。确定标题的关键一点是要给读者提供关于本工作的具体特点与信息,避免空洞的内容。我在刚刚起步写科研文章时,往往会把标题取为:关于XXX的研究(AstudyonXXX),这种泛泛的标题显然除了你的工作属于哪个领域以外,没有告诉读者任何信息。
一篇SCI论文写完后,除了作者本人要再三酙酌,最好请与你相近的同事或同行帮助阅读一下并提出疑问及修改建议。这种学术上的相互帮助也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的学术风气。在论文投寄到杂志以后,经过审稿,如果不是退稿不录用,多数情形下会收到修改的意见。这是一个好兆头,只要你根据所附的意见逐点修改你的原稿,基本上下一次便可以被录用了。
有些时候,审稿者的问题太尖锐,太难解答或更改原稿,怎么办?此时千万不要发火或者有对抗情绪,可以用缓和的语气提出你的解释或不一样的思考,对于审稿者不能有不尊重的言辞,包括在他有明显的错误的理解时候,你一样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一般杂志在退稿时,也会附上审稿者提出的种种问题。此时你也不要气绥,试试看能否对稿件作些修改,甚至补充做一、二个新的实验,来充实你的研究结果,然后投寄到另一家杂志去试试。
总之,SCI论文的发表不仅是总结你取得的科研经验及成果,不仅体现在你的写作准备,也是你为下一步更好的进行科研工作的一种提升与准备。
医学科研选题与SCI论文写作投稿发表技巧学习班(太原班5.12-5.13)
医学科研选题与SCI论文写作投稿发表技巧学习班(上海班5.19-5.20)
课程简介:
论文撰写与投稿是每个医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面对的话题,如何把自己辛辛苦苦的开展的临床研究恰如其分的报告出来?文章写完之后如何选择目标SCI杂志?如何与审稿人斗智斗勇?本课程立足于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的实际问题,力求把一些普世的论文写作规则与投稿技巧介绍给医生和医学生朋友,避免大家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过程中走弯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SCI论文写作思路和写作框架介绍;(2)SCI论文的结构化写作;(3)如何选择目标SCI期刊?(4)如何与审稿人高效交流?(5)论文写作与投稿常见错误辨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力更生发表SCI论文必须掌握必要的武器,有了武器才能写出符合规范的SCI论文。本课程内容还包括满满的干货分享:(1)规范表格的制作;(2)流程图的绘制;(3)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与错误辨析,统计图形的制作;(4)论文图片的编辑与美化;(5)参考文献插入。以上内容均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力求实用与可复制。
医学科研选题与SCI论文写作投稿发表技巧课表(2天)
日期
时间
授课题目
具体内容
第一天
8:45-10:45
01临床医生如何开展临床科研?临床研究概述与回顾性临床研究课题设计思路
1.立足临床实际,临床医生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临床科研并发表SCI论文?临床研究课题思路挖掘,临床数据库构建、生物样本库构建等;2.以案例形式讲解常见临床试验设计基本原理与回顾性临床研究课题设计的套路及注意事项
10:55-12:00
02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SCI论文发表的一般规律
1.简介基础与转化医学领域SCI论文发表的一般规律;2.临床医生在基础医学科研领域承担的角色
午间休息
13:30-15:00
03SCI论文的写作思维与投稿概述
介绍SCI论文的写作思路,结构化写作方法,论文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
15:15-17:00
04文献检索文献管理参考文献插入EndNote软件使用
以案例讲解文献检索知识,PubMed快速检索技巧;EndNote软件的使用,管理文献,插入文献,修改参考文献,改投他刊时快速修改参考文献格式等
17:10-18:00
05如何选择合适的SCI杂志投稿?
从作者的视角出发,解析如何高效、准确的选择目标SCI杂志投稿,避免选刊走弯路,缩短发表周期
第二天
8:45-9:30
06如何与编辑和审稿人有效沟通?
如何有效有编辑沟通?如何写Coverletter?如何回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如何撰写回复信(Responseletter)?
9:30-10:30
07SCI论文写作中的统计学处理原则及常用错误辨析
讲解统计资料类型;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论文中的常见统计学错误案例及错误原因解析,避免论文写作中致命的统计学错误
10:45-12:00
08SCI论文中常用统计学分析思路与统计软件实现
案例形式讲解论文中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思路与软件实现方法,常用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
午间休息
13:30-14:20
09SCI论文表格的制作与流程图的绘制
讲解办公软件(word,excel,ppt)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技巧,以案例形式讲解如何制作简洁、美观的符合杂志要求的表格与流程图
14:35-16:25
10统计制图与SCI投稿用插图编辑
常用作图软件教导和现场演示:GraphPad制图、Adobe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软件在图形编辑于拼图中的应用,以案例现场演示为主
16:30-17:00
11临床研究论文报告规范基础医学SCI论文的一般格式答疑
介绍SCI论文的报告的一般原则、套路,如何全面简洁展示科研成果从而提高投稿命中率;现场答疑。
备注:请自带笔记本电脑,练习用数据指定网址下载
讲师简介:
周老师,医学博士,目前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分)。主编专业著作6部,其中统计学著作3部,循证医学相关学术著作2部。担任两本SCI杂志的Sectioneditor,多本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在国内学术会议发言,讲授医学统计学与循证医学方法学课程,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学习时间与地点
医学科研选题与SCI论文写作投稿发表技巧学习班
培训时间:年5月12-13日(2天)
培训地点:太原五洲大酒店,太原市水西门街6号
培训时间:年5月19-20日(2天)
培训地点:浦东新区中兴和泰酒店,上海市浦东新区科苑路号
学习办主办:医药加学习班
学习班承办方:上海遐永医药科技
收费安排
注册费:
元每位
(注册费包含电子版教材、午餐,欢迎晚宴费用,住宿费自理。)
优惠政策:
1.提前确认报名及转账的可以提前获取学习班资料
2.三人组团报名,每人可按照元
3.四人组团报名,每人可按照元,
4.五人组团报名缴费,额外带一人免费注册学习同等级学习班!
可以开正规会务发票,纸质邀请函(盖红章)。
报名方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