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脑卒中的发病与高血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约70%的脑卒中患者都患有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超过80%脑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做到早期预防的。那么高血压人群又该怎样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我国医学科学家提供了哪些科学研究的证据,可以为指导中国和世界更有效的防控卒中?
年4月8日(周三)17:00-17:40,人民网“人民好医生”邀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霍勇教授进行视频直播,为大家介绍CSPPT(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中国高血压人群的循证医学研究。
要点回顾
中国是脑卒中大国!
中国脑卒中大国,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卒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是高血压没控制好。但有数据发现,中国卒中发病率与心脏病比率约5:1,中国在同样的血压控制情况下卒中也高于西方,相比于西方,同样的血压升高中国人群的卒中风险却高了2.2倍。
“中国特色”现象:高HCY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传统“三高”低于美国,但有个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更高,并且与叶酸代谢有关的基因(MTHFR)突变率高,中国高血压人群有75%都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0μmol/L),这种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就是H型高血压,中国高血压人群中75%是H型高血压,但欧美人群患H型高血压的比率很低,研究发现H型高血压会增加12.7倍的卒中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群叶酸缺乏、绿叶蔬菜摄入少而且通常高温烹饪食用的,而欧美人群不仅有生吃蔬果的习惯,而且还在面粉中添加叶酸。中国人群尤其是北方人群叶酸仅8.2nmol/L,而美国人是29.5nmol/L,叶酸低了同型半胱氨酸就升高,就会造成血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病变。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年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而在年启动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是世界上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卒中预防研究,入组了例高血压人群,主要就是看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证实了依那普利叶酸片的试验组要比单独的依那普利组在血压控制一样的情况下额外降低了21%的卒中发生风险,这项研究在发表在JAMA杂志上。
对于公众而言,CSPPT主要传递的信息有三点:1)中国人群普遍叶酸缺乏,这项研究发现很大比例的中国人群叶酸水平低;2)补充叶酸可以明显减少卒中的发生;3)研究是在规律服药并有特定剂量前提下,因此长期坚持补充叶酸,每天剂量为0.8mg这样可以明显减少卒中风险。而CSPPT也是在很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深化设计与验证。
CSPPT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及成果转化效益。在CSPPT发表之后,很多国家及地区包括韩国、美国、台湾等都有很多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补充叶酸降低卒中的效果,也说明了CSPPT的研究是有重复性的,已经在不同国家地区反复得到验证。当然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精准,比如特定人群的治疗、剂量、及获益的程度等,我们也建立了卒中精准预防的体系,根据人群的基因型及其他因素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如果把这一卒中降低策略在全国推广,那么对中国来说可以每年减少上百万的新发卒中,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达成专家共识,开中国大处方对未来的展望,我们现在是针对中国人群特点开的大处方,而且我们也还将对不同人群进行更精准治疗,这些预防我们不仅仅是依靠医务人员,我们更应推动政府来支持这样的公益事业。中国有自身特点,就像美国可以在面粉中添加叶酸而中国国情决定这种方法很困难,随着更多证据的支持,我们的研究也能进行政策的推动甚至在人大会议上提案,让这一策略成为专家共识成为国策,造福广大的百姓。
END视频转载自:人民好医生
我就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