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到符合监管要求的真实世界证据,一要有相关可靠的真实世界数据,二要有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三要合规的开展研究,三者缺一不可。临床研究方法学专家虽然不直接减轻患者的病痛,但能帮助医生解决在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困难,提高临床研究效率和科学性,最终获益的还是患者。
采访
施樱子毛冬蕾
整理
马志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的基本考虑》(简称《基本考虑》)从概念到实操层面都为我国相应的研究人员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对提升我国创新药研发的效率与能力具有深远影响。然而,正如许多业内专家指出,真实世界证据指导原则,如果没有真实世界数据作为基础,是不具备可行性的。
姚晨教授在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交流会上发言
真实世界研究如何真正落地?如何采集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近日,《研发客》围绕上述数据话题,请医院医学统计室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姚晨教授。
多年来,姚晨教授作为生物统计学与临床研究方法学教授,在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研究颇有建树。他认为,临床研究的数据采集、加工、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部分,是做好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他回忆起自己20年前刚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做统计分析经历,自己亲自录入数据,分析后从SAS软件输出结果中手工摘取统计量完成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有时会录错。在检查统计分析报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时,会发现有数据异常值,这时再修改数据就相当于重头再来。
延伸阅读:临床是红花,统计是绿叶
现在,姚晨不忘初心回归统计分析基础,即如何做好临床研究数据采集、整理的数据管理工作,医院临床研究源数据通用管理流程,完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研究数据质量。以下是他的解读。
来自EMR的临床真实世界数据
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Data,RWD)是指与患者健康状况和/或医疗服务相关的、常规采集的来自于多来源的数据。临床研究中的真实世界数据大部分来自于电子医疗记录(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EMR由医院诊疗系统采集。此外,还有为了这项研究专门收集的数据(评价疗效、影像资料重新读片等)。这些真实世界数据大部分都是非结构化的原始数据,数据形式多样。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开展的临床研究亦称为真实世界研究,其研究方法包括: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患者登记研究、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等。这些都是在真实医疗环境下开展的,没有特殊干预(如安慰剂对照组),潜在的对照组也已经存在,无论是否进行研究,数据都已经客观存在了。
EMR是以医疗为目的生产出的医疗过程数据,这一本质使得利用EMR数据进行临床研究具有特殊性,如部分医疗数据的敏感难以授权外部访问,数据分散于各独立系统中,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难以利用,数据质量差等。
目前,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全部来自EMR,有什么数据就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临床研究常常会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需补充收集其他来源的数据,如疗效随访数据等。各种来源的数据在不同研究中发挥不同作用,有时会作为对照组,这就是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的特征。
姚晨教授在第二届真实数据与研究
全国大会上发言
那么,真实世界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美国FDA在真实世界证据框架中强调,要得到符合监管要求的真实世界证据,一要有相关可靠的真实世界数据,二要有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三要合规的开展研究,三方面缺一不可。
首先强调研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这项临床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设计中要考量是否进行随机和合适的对照?诊疗指标是否与审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