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应该依据什么看病?
是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
还是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决策?
面对疾病,医患能共同决策吗?
需要考虑患者的价值观、需求、情感吗?
医疗环境和经济成本是否也是决策时的重要因素?
这些问题
就是循证医学探索研究的内容!
“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需要警惕其被不恰当地利用。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基于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临床决策,只有牢牢把握“最新最佳证据、医师经验和专长、患者价值观和意愿”三大决策要素,才可以合理化医疗,减少过度诊疗或诊疗不足。
”——王吉耀教授
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
“临床研究能为循证医学提供证据,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核心之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产出人才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提高学术地位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中国学者取得世界级的话语权!
”——陈世耀教授
医院
“在医学干预中,除了要考虑循证证据(理)以外,还要考虑患者的需求和价值观(情),过分重视证据而忽视其他因素如医疗环境、经济学成本、价值观等,容易导致不合理的医疗决策。
”——唐金陵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由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办的第3届循证医学复旦论坛于4月15医院闭幕,复旦大学桂永浩副校长参加了论坛并致开幕词。
循证医学复旦论坛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工作者、传播者、爱好者、学习者的平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循证医学与合理医疗”,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香港、台湾、北京、天津、浙江、成都、兰州、西安、山西等地的知名专家,共有17个专题报告,就过度诊疗、诊疗不足的现状、原因,循证医学在减少不合理医疗中的作用,卫生技术评估促进合理医疗,临床指南促进合理医疗,真实世界的研究促进合理医疗,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的关系,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的循证决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论坛邀请到PaulGlasziou教授,他是-年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一书的主编,此书已经出版4版,是循证医学最具经典和影响的著作之一。他主要的演讲内容是过度诊断和诊疗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其发生。
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王吉耀教授做了“循证医学和合理医疗”的报告;香港中文大学的唐金陵教授做了“医学干预中的情与理”的报告;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白飞处长做了“医疗服务的经济学特征”报告,指出卫生经济学评价在合理医疗中的重要性。台湾学者以具体临床案例分享了医生和患者“共同决策”的经验,强调医生解释证据的重要性,患者参与决策的必要性,为了帮助患者理解证据,制定了帮助患者决策的图表,更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做什么?论坛最后讨论了“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减少过度诊疗问题。普及循证医学理念,让临床医师深刻理解除了研究证据以外,医患共同决策时患者的价值观、需求、情感是很重要的决策要素。医疗环境和经济成本也是决策时重要的因素,重视卫生经济学评价,临床决策时除了考虑疗效,更要重视安全性、不良反应、生命质量、成本等。推广循证临床指南,科普指南内容,政府部门监督和规范医疗行为,从制度建设上保证正确决策、合理治疗。
论坛期间,同时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学习班暨教师培训班”(4月12-13日),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的学术交流会(4月14日),45场讲座和报告,2场专家头脑风暴讨论,3场统计方法、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学培训,让余参与者印象深刻,为上海医学会百年、上海医学会90周年、医院8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