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体现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刻板行为。
孤独症谱系障碍既包括典型孤独症,也包括不典型孤独症,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边缘等。孤独症形成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生化因素、孕产期因素等都有关。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应医院做仔细甄别,早发现早治疗。在干预中应该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将行为矫正、教育训练、结构化教学等相应课程训练与药物治疗等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改善。
-----------------主要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与人缺乏目光的对视,没有眼神的交流,不能和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的幼儿,一般4-5岁以后刚刚开始说单词,而且不会使用人称代词,不能说完整的一句话。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
这样的孩子往往喜欢非玩具性的物品,比如开关、瓶盖或者转动的东西,比如小车轮或者电风扇等,此类儿童伴有思维障碍。
-----------------星田干预基本流程--------------
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星田儿童发展中心为孩子们定制专业化课程,从点滴中发展孩子行为习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专注力,致力于帮助孩子顺利接纳周围人群,丰富孩子们的童年。
福州星田儿童发展中心早期干预一般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一):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
(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
(三):干预过程中记录数据,监测儿童的进展情况以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当一个阶段的干预目标完成后,应重新开始评估-干预-监测的过程。
第一步:评估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评价儿童可能受到同龄人影响的各方面信息,作为制定干预计划的依据。
主要评估包括:
(1)行为观察
(2)适应性行为能力评估
(3)家庭功能评估、父母能力评估、相关干预资源评估。
第二步:制定干预计划
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指导ASD幼儿家庭,制定适合患儿发展水平的个体化干预计划,主要包括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的选择。对于早期干预的目标人群来说,干预重点在于促进儿童社交沟通技能发展。
干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ASD核心症状:如社交沟通能力、模仿能力、游戏能力等;
(2)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如自伤、影响患儿健康安全的重复刻板行为等;
(3)促进患儿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4)处理相关共患问题:如睡眠问题、胃肠道问题等。
干预方法选择方面,应以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为基础,根据患儿的年龄、发育水平以及在家庭推行的适用性来选择适合的早期干预方法。
第三步:干预及进展监测
在早期干预进行过程中,需要及时、完整地记录相应数据,观察接受干预后,患儿的症状改善和能力提升状况,以判断干预是否有效。如有效,则继续实施干预,直至阶段性的干预目标达成,重新进行评估,开始下一阶段干预;如无效甚至恶化,则根据相应策略进行修正,如选择其他早期干预方法、适当增加干预强度以及寻找其他可能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如共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等。
早期干预的七条基本原则:
1.早开始:
干预越早越好,确诊患儿立即干预,对可疑的患儿也应及时进行干预。
2.科学性:
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进行干预。多项研究表明,将发育理念和行为干预策略整合在对ASD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发育水平、适应功能和语言能力。
3.系统性:
干预应该是全方位的。早期干预的目标为促进发育总体水平的进展,既包括对ASD核心的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缺陷的干预训练,也要同时促进患儿身心发育、智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滋扰行为减少和行为适应性方面的改善。
4.个体化:
针对ASD儿童在社交、情感、智力、行为、运动、躯体健康、共患病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充分评估和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的个体化训练,小组训练应该由具有类似能力的患儿组成。
5.家庭化:
强调和鼓励家庭和抚养人积极参与干预。应该对家长进行全方位支持和教育,提高家庭在干预中的参与程度。应积极推广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推出家长技能培训(PST)。
6.社区化:
将孩子生活的社区作为日常活动区域、家庭积极参与的干预模式,让孩子多在开放的环境中与人群互动。
7.长程高强度:
保证每天有干预,每周的干预时间在20h以上,干预的整个时间以年计算,早期干预疗程持续半年及以上。
早期干预具体实施策略。
以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核心内容
ASD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因此社会交往的动机和技能是早期干预治疗的核心。
1.熟悉孩子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
包括眼神注视、表情互动、动作指示、语言四种主要形式。家长务必在前述的各类活动中,保证总是和患儿处在快乐、面对面、密集、你来我往互动中。
2.强调社交动机:
ASD幼儿社交动机缺乏或不足,因此在日常互动中需要特别注意提高患儿的社交主动性。在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起时,为了保证互动的进行所必需的行为,包括看、指、应、说这些基本行为,也包括诸如点头同意、摇头不同意、征求意见、提问、参照、告诉、显示、炫耀,发起对话、维持对话、询问、求助等社交主动性能力。
3.根据障碍的轻重,组织不同级别的社交活动和社交游戏:
在初级阶段采用需求的延迟满足、突然出现的声响、意外的停顿等生理性或功能性的社交游戏活动;在中级阶段则要求通过合作性游戏、轮流性游戏、分享性游戏、竞争和对抗性游戏等功利性社交游戏活动;在高级阶段则要在中级阶段的游戏和活动的基础上,要求体验社交互动中的快乐和痛苦,胜利和失败,得意和沮丧,羡慕和妒忌等非功利性社交游戏活动。
务必注意,尽管社交为训练核心,但是也同时根据不同患儿的特点,在行为管理、认知、生活自理、运动和语言等方面同时展开训练。
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
行为疗法即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患儿不同的行为分别采用正性强化、负性强化、消退、渐隐、惩罚等技术,从而达到促进良好行为、适应性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和非适应行为。在ASD患儿的训练过程中,对于患儿的每一个行为(包括良好行为、不良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等),都可以通过细致的行为分析(行为的原因、动机和诱因等),对不同行为分别给予对应的奖励(强化)、辅助、提示或温和处罚策略(行为的后果),从而促进正常能力发展,增加良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
结构化教育与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安排有序生活,建立每日生活常规,寓教于乐
星田儿童发展中心根据儿童的年龄、发育水平设计开展有组织、有书面计划的活动,制定一定一系列活动程序和规范。根据每个ASD儿童的状况、缺陷以及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设计玩具种类、物件摆放、游戏类型、学习训练内容和活动顺序;在日常活动中随时随地开展干预训练。把患儿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的每一个阶段都纳入到干预过程中。最终达到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的境界,这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ASD儿童的自闭和孤独状态
须注意的是,对ASD儿童干预中,孩子依然需要在家庭和自然生活环境中调节自我,自然养育、生活起居、户外运动、室内游戏等。家庭成员分工负责,在室内、户外、儿童游乐场和公园、动物园等环境中和患儿一起;设计各类亲子活动,包括物品游戏(搭积木、汽车等),社交游戏(躲猫猫、挠痒痒、举高高、讲故事等),外出游玩(逛公园等),体育运动(拍球、游泳等)等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心情平静和患儿的快乐务必得到保证。
家人需要特别珍视患儿偶尔出现的恰当交流行为,例如当幼儿看到母亲从外面回到家里时的莞尔一笑,听到父亲呼唤时的一个回头,不经意间对着奶瓶的食指指向,走到小卖部时的糖糖这样一个声音,并对此做出积极、自然和略带夸张的回应和强化,这也属于行为疗法,其实也是儿童的本能性行为,应该高度重视。
-----------国际上适用的干预方法-----------
(一)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arlystartDenvermodel,ESDM)
ESDM是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应用的一种早期综合干预模式,适用于发展年龄为12~60月龄的ASD患儿。
ESDM的重点是在自然场景下开展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以发育为框架的干预活动,并将行为干预技术整合其中。ESDM干预过程中使用发育课程评估表,制定各发育年龄阶段需教授的技能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导航标,同时配有一套基本教学流程,还提供教学准确度评估和资料收集系统,旨在保证不同干预者之间实施干预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ESDM整合了人际关系为主的发育模式及应用行为分析策略,其核心特点包括:
(1)自然地运用行为分析策略;
(2)熟知正常发育顺序;
(3)父母密集参与;
(4)重点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及积极情感;
(5)在共同活动中平等参与;
(6)在积极的、情感为基础的关系中展开沟通交流和语言的学习。
ESDM干预不需要固定的某一特定场所,可以在诊室中,也可以在幼儿家里;可以由治疗团队训练,也可以由家人进行(并有针对家长的指导书籍)。
目前,ESDM的两本本专业和实践指导手册--《孤独症婴幼儿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arlyStartDenverModelforYoungChildrenwithAutism》《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丹佛模式--AnEarlyStartDenverModelforYourChildwithAutism》均已翻译成中文并出版。
(二)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responsetraining,PRT)
PRT由Koegel教授创立,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执行行为分析的原则和技术,并指出ASD患儿的关键技能主要包括学习动力、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语言行为的主动性,在上述技能领域中获得的进步可能泛化或影响其他领域的技能和行为。
PRT的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1)简短清晰的指令或问题;(2)穿插训练新旧技能;(3)培养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4)分享控制权;(5)有条件的奖励;(6)充分运用自然的奖励物;(7)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
此外,PRT还强调家长培训和家长参与的必要性,在评估与测试方面,既有对ASD患儿的测试,也有对家长的评估。
(三)学龄前孤独症沟通干预(preschoolaut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