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在年元旦这天发出的指导意见,在医美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文件名为《新冠疫情时期整形美容医疗风险管控指导意见》。
“
1
被媒体解读之后
事情变得严重了
”
“
新浪财经首先发文:《突发!医美板块遭遇暴击,新冠阳性和康复中患者禁止实施任何医美项目》,文中称元月3日医美板块二级市场“遭遇暴击”,许多相关个股下跌。
紧接着,各路媒体纷纷跟进,财联社、北京商报、贝壳财经、新京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人民网的标题是《为什么康复期不能做医美》:专家介绍,新冠大范围感染后,有阳康病人做医美项目后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给医美行业敲响了警钟。“阳性和康复中禁止任何医美项目”迅速登上热搜。
各大券商开始组织专家访谈,讨论疫情后医美板块可能面临的行情波动。其实这种舆论导致的下跌不正是买入的时机么?
医美业内的各种群,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小道消息说,某某机构做医美手术,出现了事故。这一切,都和疫情有关。尽管每每岁末年初,都是医美事故高发季,但是眼下人们顾不上看历史数据了。医美行业的人们迅速“复阳”,甚至有人说:刚刚有点暖呼气儿的医美,瞬间回到严冬。
但是,严重并发症到底是什么?严重到何种程度?是否经过了医学鉴定?是否可以判定与新冠有关联?大家都没具体说。
知名美容外科医生韩胜在券商访谈中说:那只是一份学术组织的指导建议,不是行业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医美行业本身就有风险,现在疫情期间,大家在思维上很容易被带节奏,不管穿什么衣服都被套上新冠的马甲。目前并没有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学和循证医学报道,媒体显然对此有过度解读。我们业内的医生和专家们还是应该去研究现象背后的逻辑和因果关系,用统计学和循证医学数据说话。
“
医美业的同仁
应该抱持什么样的基本态度?
2
”
宋建星教授说:目前不能确定感染新冠与医美项目的具体排斥原因,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等彻底康复之后,再行医美治疗。
当然,对于美容外科这样的择期手术,这个建议完全正确,业内基本也都对医美治疗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态度。
整个人类对抗疫情的关键词是什么:防守。没有进攻,无法有更积极的动作,因为未知的因素太多,我们对新冠疫情的了解有限,无论是大专家,还是老百姓,都是懵的,都在摸索中前进。
这种局面最容易引发社会恐慌,专家的建议和网络谣言掺和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有些想蹭流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