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军:医学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西安交大一附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循证医学、心脑血管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已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3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IF>4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博士后基金一项、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一项。
西安交大吕军副研究员与我中心员工分享SCI论文写作发表经验9月1日,省疾控中心邀请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临床研究中心吕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在职人员论文写作发表技巧”的专题讲座。吕军老师结合自己写作发表SCI论文的经历,重点与大家分享了Meta分析写作、发表经验。
Meta分析是系统评价的一种方法,最早使用于临床RCT的研究中,现在在各个领域均有使用,它的定义翻译过来就是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
Meta分析的优势和劣势Meta分析属于二次创新,是利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新的研究,所以其优势显而易见,归结起来主要是短、平、快,经费要求低,能够快速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其劣势也比较明显,一是非原创,不可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二是在申请国家基金方面不能多用。Meta分析的难点作为对现有信息的二次创新,meta分析的选题就非常关键了。有人说提出重要的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学术问题是meta分析的起点,结合工作实际需求选题是无往不胜的利器一点也不为过。我们日常的meta分析工作选题主要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的应该是热门的研究,才能有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三年内没有meta分析发表。切记不能脱离实际工作进行meta分析,更不能为了做meta分析而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结构Meta分析基本结构也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摘要部分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和概要,像讲故事一样,要简洁明了,告诉别人你为什么要做分析,你怎么去做的,通过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结论。而论文部分则要详细描述工作的整个过程,包括怎样去检索,各个环节的工作过程,有效数据的提取,森林图的绘制和解读,结果的得出和结论。如何开始Meta分析meta分析同其他任何一项工作一样,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需要的是meta分析的写作框架和统计技巧,所以我们可以“照猫画虎”。首先我们要放下自己的课题,从中文期刊库中查找相对优秀的meta分析文章,作为“猫”(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从名校的硕博士毕业论文中去查找),根据它的描述和操作步骤,逐步实施,直到得到相同的结论,达到“视如己出”,我们就基本掌握了meta分析的方法,就可以着手“画虎”了。“画”的次数多了,我们能做到胸中有“虎”,就可以挥洒自如地画出“虎”来。Meta分析的发表对于论文而言,发表才是硬道理,发表是一瞬间,但之前的准备工作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首先需要我们给论文一个很好的定位,我们瞄准的是多少影响因子的杂志,就要按照更高的要求撰写;其次,就是熟悉杂志的各种要求,包括杂志收录量、版面要求、发表meta分析的情况及归属等,做到了然于心;再次,严格按照杂志稿件要求准备,力争做到连“东风”都不欠;最后,做好多手准备,在投出去之后,做好被拒的打算,瞄准下一份杂志,积极准备,直到被录用为止。Meta分析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Meta分析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选题不新、异质性结果不理想等问题,选题不新,说明查阅的文献还不够,对该领域的认知还没有站在最前沿,需要继续加大阅读,一般而言,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单一论文无明确结论、多篇论文有矛盾结果以及样本量过低未得到阳性结果这些都是突破口,能够很好的利用meta分析得出有用的结论。对于异质性不理想可以采取亚组分析或者发表偏移等来分析和解释。Meta分析的态度Meta分析作为一种科研工作的方法,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在战略上不畏惧,不要以为SCI有多么难,其实只要你跨出第一步,以后的路就越来越顺利。在战术上不清敌,要重视啊,毕竟SCI在业界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没有谁能轻而易举的发表,也不是谁都能发表的。同时还应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必须相信成功永远比失败多一次,也许你这一次的坚持,就是成功。本期供稿:办公室
本期编辑:王宁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白癜风什么药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