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你紧紧抱住TA,怎么疼爱都不够。若要问你心里最害怕的是什么?
是孩子生病。
如李清晨所说,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你赌不起也输不起,当他们生病时,全世界父母内心的焦虑不安应该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本写给爸爸的育儿书,指导爸爸们,在孩子的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该如何应对。
《医生爸爸的夜》
作者:李清晨
人民卫生出版社年6月版
现在很多父母看了科普作者的一些文章以后,就不愿意相信医生,甚至宁可相信育儿群里的妈妈们。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医生,更权威客观,更专业冷静,掌握更多的前沿的医学知识。
医院心胸外科的医生,科学松鼠会成员,也是微博上白薯麻麻很喜欢的一位博主,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声音,对抗那些明显违背现代医学常识和科学规律的东西。而且他还是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在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上都会为女性说话,赞一个。最近正在中央九套播的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李清晨是策划人和文学底稿作者。
五年前,白薯麻麻被他的医学史科普书《心外传奇》给迷住,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心脏外科的发展,与其说是科学论述,更像是部悬疑小说,写得好看。
他当时在《心外传奇》那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女儿憨憨,因为爱你,爸爸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和科学写作者。”看到的时候心头一暖,他既是医生,又是爸爸,而且正是为了女儿,才如此痴迷于钻研儿科医学。真正的“男人味”应该是这样的吧,有担当,有温情,有爱,有行动力。
当时买这本书的时候,被一条评论吸引了注意:
本以为做父亲,就是陪着孩子玩而已。
有多少年轻的新手爸爸还在持这种观点?
李清晨曾说,“当我们刚开始迎接一个新生命的时候,可能父亲比母亲的心理改变更大,因为母亲怀胎十月已经适应了,父亲突然面对新生命感到不适应,就像我们孩子提前两个月出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没有经历十月怀胎的点滴相处,父亲和母亲对新生儿的那份感情肯定是有差距的,随着一天天的相处,那份感情才会渐渐加深。
父亲的责任也是这样,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明确爸爸在家庭养育大任中所处的位置,需要时间,更需要观念的转变。
白薯麻麻不止一次代表麻麻们呼吁爸爸们承担更多的抚养义务,父亲在育儿方面有着母亲不可替代的优势→→→父婴育儿时代来临!路漫漫其修远兮祝各位宝爸节日快乐
《医生爸爸的夜》写了40几个小儿常见不适及疾病症状,这本书以医生爸爸的视角来谈论孩子的日常健康问题,在生活案例中传递给读者育儿的医学常识,非常适合新手爸妈阅读。
书中探讨的问题包括三大类:
(一)是年轻家长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比如像普通感冒之类的自限性疾病,在小儿患者中并非少见;
(二)还有一部分内容则医院里积极处理的疾病,需要家长了解的是一些诊疗思路和处理流程;
(三)现阶段尚无良策的个别严重且少见的疾病,作者表示之所以一定要写这部分内容,是希望读者明白医学的局限性,并且一旦遭遇这类极端偶然的情况时应学会理性面对。
白薯麻麻重点从这本书中摘几个0-3岁宝宝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因为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随时查阅的工具书,所以白薯麻麻还是建议如果有需要,应该备上一本。)
1、小儿腹泻病
这个在夏天很常见,天气热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饮食起居不注意,每当气温升高,就是儿童腹泻高发时。所以白薯麻麻特地找出这个章节,和各位分享:
就病因而言,可将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因素中又以病毒感染最多见。
通常轻型的腹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数在数日内即可痊愈。但重型腹泻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有危险,因为小儿对于缺水的耐受力很差,在病理情况下较成人更易发生脱水,体液平衡失调若严重会危及生命。
作者认为,既然腹泻引起的最大问题是脱水,那么核心治疗便是补水,液体疗法是最简单有效的,口服补液ORS的治疗方案始于50多年前治疗霍乱样腹泻的年轻研究者。在20世纪上半叶,现代医学关于腹泻的研究有两个分支,一支专注于导致腹泻的病原,发展出了抗生素疗法,另一支则专注于解决腹泻导致的脱水,发展出了补液疗法。作者接下来还阐述了一些医学研究者不断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研究进步,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由美国学者主导的研究成果却一度在美国受到了冷遇,因为很多医生坚持认为,只有欠发达的国家才需要这种治疗方式,而他们是拥有静脉输液的工业化国家。(这一段内容,白薯爸爸读得津津有味,白薯麻麻反而是粗略地一览,男性读者可能更感兴趣阅读,果然是写给爸爸的书!)
进入循证医学时代,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在多数且非重症的时候,口服补液与静脉输液在缩短病程的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而且口服补液疗法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
2、神秘的生长痛
生长痛是2-12岁孩子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双下肢间歇性疼痛,尤以胫骨、膝关节及其周边部位为重,据说小儿骨科门诊1/3以上都说因为此种疼痛前来就诊。作者说,在门诊时经常遇到家长咨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疼痛,医生通常会说,不好讲,挺复杂。这其实并不是医生在敷衍,而是确实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
“生长痛”这个概念已经提出来了年,传统观点认为主要与解剖因素(如膝外翻、扁平足等,白薯麻麻注)、活动强度、心理因素和生长速度有关;解剖学观点则认为是因为姿势的不正确而导致的,还有人认为生长痛与体内的钙、磷、磷酸酶有关。但这些都没有确切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甚至都出现过相反的证据。
在李清晨看来,有时候孩子出现生长痛,给他们买钙剂更像是安慰剂。他的处理方式是不买,安抚孩子这不是生命大事,“生长痛是一个神秘的坏蛋,忽然出现忽然消失,爸爸找不到合适的武器走它,不过呢,随着你慢慢长大,它自然就会跑掉,不敢继续欺负你了。”
3、当医生的1岁宝宝遭遇感冒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宝宝刚满1周岁时发烧了,38.4度,吃奶量和精神状态无其它异常。孩子妈妈很着急,医生爸爸说他下班时会买药回来。他买了一种退热药,和一种万能神药板蓝根,这是为了糊弄宝宝的奶奶和妈妈,“一旦拧不过她们,医院的话,也好拿板蓝根抵挡一阵。”
他说,他曾经费了很大的劲也没能说服一个护士,不要在她自己的孩子仅为普通感冒时加抗病毒药。没有证据表明应用抗生素可以缩短啊感冒的病程,甚至减少并发症(大叶性肺炎则否),当一种药物无法发挥出其正面意义,其出现副作用的可能却不会因此而降低,
因此,未出现并发症的普通感冒用抗生素治疗,“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犯傻的行为。”
如果只有发热和鼻塞,他的处理方式是退热药+滴鼻剂。
除了药物之外,他认为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是多喝水,不爱喝水可以大量喝汤,可防止脱水,加快人体的代谢。(他还提到适当休息和远离烟酒,这个对于小宝宝没有针对性,白薯麻麻就略过了,尤其休息这一项,宝宝们难道不是每天24h都在无所事事地休息咩)
PS:这本书,白薯麻麻和白薯爸爸都看过了,我看完后推荐给他的,他很喜欢看里面讲述的大量关于医学研究发展的故事。果然是一本写给爸爸的育儿书啊。
白薯读书
白薯麻麻高赞栏目
和麻麻们交流时发现,大家很需要一些经典权威书籍指导育儿,但实在抽不出时间阅读,平时晚上帮小朋友读绘本讲故事就已老眼昏花,有时候特地买来几本育儿书,刚看几页便累得睡着。“如果能有人像我给小宝讲故事一样,把这些书的精华讲给我就好了”,这是一位麻麻的心声。
白薯麻麻决定接下这个任务,从这期推送开始,定期为你们读一本育儿经典书,再把这本书中我认为最有帮助的内容,简要撷取并结合自己育儿过程中的实际体会分享给大家。
我知道你没空读书,没关系,白薯麻麻帮你。
不是书摘,而是结合育儿体会的私密分享。
读完整本书后,找出个人认为对实际生活最有指导的内容,梳理后用简单通俗的文字表达出来给你看。
读完一本书可能需要1个礼拜,读完白薯麻麻的分享,10-15分钟就足够。
BAISHUMOTHERTALKS
白薯麻麻有话说
育儿过程无小事,
从宝宝生下来的第一天起,
周围就埋藏着无数的坑,
本期分享《医生爸爸的夜》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你还想让白薯麻麻帮你读哪本书?
欢迎后台留言和我们分享,有暖心小礼物奉上
觉得有用就分享出去,
让更多父母做足功课~
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白薯麻麻破除一切育儿偏见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甲氧沙林溶液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