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心身疾病太难治共病连理终可破

儿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白癜风的影响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991905.html

关头雾露臼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秔稻入闽中。

在「鹭岛」厦门,秋风已过的立冬时节,却浑然不觉冬天的到来。因为,年「精」英论道精神医学青年医师研讨会第六站再次于线下重聚,于11月7日奉上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点燃了澎湃的学术热情。

心身疾病主要由或甚至全由心理因素引起,然后出现躯体症状,同时又出现了相应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是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1。研讨会力邀医院季建林医院王文强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同时邀请到多位精神医学界大咖作为讲者,共同聚焦心身健康,围绕从整体的模式建设整合,到具体的心身症状心理治疗和共病管理,再到特殊人群焦虑障碍的优化治疗等细节内容,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经验。

取长补短,统筹兼顾:心身医学的整合模式探索

躯体症状可与抑郁、焦虑同时存在,互相影响。此类患者如何进行规范管理?医院医院非精神科的心身健康整合模式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燕教授指出,躯体症状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而躯体疾病伴有抑郁障碍也较为普遍2,3。同样,焦虑也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躯体症状4。医院,这些心身障碍患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就诊于非精神科5,因此整合医疗服务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医院精神科为例,该科床位仅20~30张,却拥有~名精神科及临床心理科工作人员,大都分散在其他科室进行联络会诊、多学科诊疗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由精神科医师参与的多学科诊疗在成功救治病患、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教授建议,非精神科医师应掌握抑郁、焦虑的主要症状,了解躯体症状可作为抑郁、焦虑患者的主诉,熟悉相关的评分量表,进行适当的抗抑郁或焦虑药物处理,同时加强与精神科医师合作,必要时转诊心理科。

从「心」出发,多管齐下:心身症状的心理治疗

心身症状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南京医院王纯教授从迄今一百多年历史的心理治疗流派出发,阐述了心理治疗的核心特质、治疗模式和干预策略。

王纯教授说,未来心理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不应该再区分流派。基于精神医学框架的心理治疗,核心特质是以诊断、循证和指南推荐为基础,而且能够进行客观评估、操作性强,即必须以疾病的症状和诊断为前提,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和功能,发展人格,这种心理治疗通常包括两种模式,即基于症状的心理治疗决策和基于神经科学基础的心理治疗决策。在基于症状的治疗决策中,可针对感知觉症状、情感症状、身体症状等选择治疗方法。

另外,放松训练、催眠、正念减压(MBSR)、失眠干预等身体技术的证据等级各有不同,正念减压(MBSR)和失眠干预(CBT-I)的证据等级较高。

息息相关,殊途同归:抑郁、焦虑、疼痛共病的诊治

疼痛和抑郁、焦虑相互影响,一方面,抑郁、焦虑导致疼痛症状发生或疼痛加重,另一方面,疼痛导致抑郁、焦虑疾病发生。当抑郁、焦虑共病疼痛时,如何科学地进行诊治?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孙平教授阐述了三者的共病现状、机制及管理,与同道分享了自己的临床感悟。

疼痛对机体产生众多负面影响,以焦虑和抑郁最具代表性6,7,其中疼痛、恐惧和抑郁可形成负反馈循环8。从机制上看,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疼痛症状与疼痛的中枢敏化有关9。抑郁焦虑与慢性疼痛神经调节存在共同通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两者脑区有重叠10,11。此外,痛觉中枢位于丘脑,而抑郁与丘脑有关,大脑边缘系统也是抑郁、焦虑与疼痛相互影响的结构基础。在神经递质方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紊乱是抑郁焦虑障碍的生化基础12,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又是大脑和髓质镇痛系统的一部分,其下传通路调控痛知觉的形成13。

孙平教授说,抑郁焦虑应作为疼痛患者(如头痛)的临床评估内容,采用PHQ-9和GAD-7量表自评。对于疼痛和抑郁/焦虑的共病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等。孙平教授强调,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形成个体化治疗和优良的医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症状、疗效等,同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健康教育等。

因人而异,精准施治:特殊人群焦虑障碍的优化治疗

我国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高达4.98%14,但我国焦虑患者治疗不足,与欧美相比差距巨大15,疾病负担严重。医院陈贵兵教授认为,需采取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治疗作为焦虑治疗的原则,对于共病患者、处于妊娠期、围生期或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治疗更需因人而异16,17。

焦虑患者常共病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18,19,其中抑郁是焦虑的重要精神共病20。中国指南强调,焦虑共病患者治疗方案需适合共病特点,安全系数高是共病患者焦虑药物治疗的重要标准16。而老年患者治疗中更容易存在安全性问题21,如药物相互作用、苯二氮?类药物潜在风险等,需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tj/8105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