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云章,男,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河北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卫健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医学伦理学、医学教育学、医患沟通等教学与研究。主持“医患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治理路径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出版著作《医院文化论》、《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医患沟通案例及精解》等,在《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摘要]医患沟通实质上是医患双方在主体性展开基础上形成主体间性的过程,主体间性补充、丰富与发展了主体性,并维系着医患关系的存在与发展。基于医师视角,医患沟通过程中的主体间性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疾病认知上患者疾病感受与医师检测结果之间的主体间性、医疗决策上患者生活视角与医师知识视角之间的主体间性、满意度评价上患者评价与医师评价之间的主体间性。医患遵循共同价值目标,秉持主体间性原则,通过有效沟通达成主体间性,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主体间性;医患沟通;医患命运共同体
医患双主体在认知能力、价值偏好、利益诉求、情感意志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诊治疾病与减轻病痛的根本目标,医患需要秉持主体间性原则,弥合差异,达成“共识”。主体间性就是主体间在交互作用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中的他性,它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通过对他主体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