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不能太“重病”“轻人”?现在面对很多中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因为对人体患肿瘤病具体的病因以及对该病认识不够,所以在临床选择治疗的时候就比较容易陷入误区,那么当我们人体患上肿瘤病后,我们应该怎么去正确面对治疗呢?
人体的各方面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其实是我们人体内部一个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建设的复杂系统,其中肿瘤病的发生就会导致这种运转异常,所以便会在临床上面引发出一些症状表现,甚至严重的会直接导致运转停止(死亡),所以中医角度对待肿瘤的治疗,就是想办法如何让人体各项机能运转下去,怎样让肿瘤病人在临床上面存活得更久!在对治疗的治疗上面中医和西医的观点是有着一定差异的。
肿瘤该怎么正确选择合适的治疗? 治疗肿瘤不能太“重病”“轻人”? 成都东区中医肿瘤研究院/医院肿瘤段心好主任谈到,现在在肿瘤临床治疗方面,很多医生存在以下误区:重技术,轻体验;重局部,轻整体;重躯体,轻心理。以上这几种,都是现在临床上面肿瘤治疗比较容易陷进去的误区,下面我们就对这几点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重技术,轻体验
段主任表示,现在有些肿瘤科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盲目追求高、精、尖,对待肿瘤治疗预后结果过分依赖仪器或检查报告,缺少结合患者体征的临床分析和综合诊断,甚至将部分仅仅具有预测价值的诊断数据,看成了决定治疗手段的衡量指标。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忽视患者作为人的社会属性,没有从患者总体生命活动状况出发,忽略精神、心理、生活、环境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单纯 中医治疗肿瘤的理念与新的医学模式不谋而合。中医学强调阴平阳秘、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历来重视自然、社会、生理和心理诸因素对人类疾病的综合作用,以及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生存状态与精神心理和人体生命质量的协调性、统一性。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生需要把局部和整体、内因和外因、机体和环境、生理和心理、生物和社会等因素统一起来,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循证医学的新研究成果,提供合适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医疗实践。
二、重局部,轻整体
尽管某些肿瘤早期发现或手术治疗有治愈的可能,但全身致病因素并没被清除,外界致病因素及机体内环境的失调没有被解决,再发肿瘤或多原发肿瘤的可能仍然存在。放化疗等方法虽缩小瘤体,但并未改善肿瘤发生、发展的“土壤”。此外,转移与复发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微环境“稳态”破坏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免疫抑制”机制为肿瘤细胞的存活迁移提供了保障。
现代医学多重视对肿瘤的外来性、局部性干预,而对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演进过程中的作用重视不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建设的复杂功能反应系统,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理论所能解决的。
成都肿瘤中医段心好主任中医注重对人体的潜在性、整体性调整,将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微环境归属于中医的“正气虚损”状态,通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调和阴阳的“个体化”治病思想,充分调动患者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整体调节肿瘤局部微环境而抑治肿瘤的发展,可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问题。
三、重躯体,轻心理
恶性肿瘤是身心疾病,身心失调为肿瘤发生、发展、转移提供了条件。早期肿瘤患者由于对肿瘤缺乏认识或认识有误,导致心理压力过重,甚至悲观治疗。有些患者经手术或放、化疗等规范治疗后,由于对治疗手段副作用耐受性差,影响患者心理及精神状态,甚至渐失信心。还有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大多已不能治疗好,且处于恶病质状态,躯体症状对患者心理及精神状态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悲观绝望。不良心理及精神状态,可促进肿瘤复发或转移,还可能形成由情志波动而致的其他疾病,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有效的情志调节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学非常重视情志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认为身心并调有利于疾病控制与康复。因此建议临床肿瘤医师应重新审视心理及情绪对于肿瘤患者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进行解释、鼓励、安慰、劝勉,解除患者恐惧、愤怒、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战胜肿瘤的信心,从而有利于肿瘤患者的康复。
治疗肿瘤不能太“重病”“轻人”?医院段心好主任表示:中西医在对待肿瘤的治疗上面都各有优势,只是二者在对肿瘤病治疗上面的观点存在差异,其实中医治疗肿瘤并不排斥西医的治疗,如果患者适合西医的治疗,中医角度也会作为辅助治疗去帮助巩固西医临床预后,若是患者对西医治疗表现耐受不敏感,或者已经耐受的情况,此时以中医角度去诊治肿瘤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总的来说对待肿瘤的治疗,应该重视患者整体的身体情况,而不应该将治疗目的单单停留在怎么消除肿瘤病灶和肿瘤细胞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