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据推算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2.45亿,且≥15岁居民高血压的粗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高血压防治刻不容缓。高血压诊疗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高血压诊治。近年来,在高血压领域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在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期间,医脉通医院刘靖教授为我们分享高血压最新前沿知识,介绍了高血压管理方面的新进展与新理念。
专家简介
刘靖教授
医院高血压科主任,高血压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及心血管代谢异常、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及心血管药物与器械临床试验。现为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委员会委员;欧洲高血压学会血压监测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预防管理学组委员;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学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JournalofHypertension、ClinicalHypertension、《中华高血压杂志》、《慢性病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MJ中文版)编委;CardiovascularDrugsandTherapy、CardiovascularDiagnosisandTherapy、JournalofClinicalHypertension、《中国预防医学》、《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人。作为主要执笔人主持撰写中、英文版《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青年血压管理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国家卫健委《县域血脂异常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等,撰写中、英文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医脉通:对于高血压诊断,今年发布的中国台湾高血压指南大胆地破除了高血压基本理念的两个教条,不再延用/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再依赖诊室测量的血压;对此您如何看待?
刘靖教授:台湾指南这次的更新变动比较大。首先,指南推荐采用家庭血压监测,而不是单纯依赖传统的诊室血压测量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手段,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从理论上讲,采用家庭血压监测作为诊断手段比传统诊室血压更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日常的血压状况,而非偶尔就诊时的血压状况。就诊时,患者的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不能代表患者平时的血压状况。因此,与家庭血压监测相比,诊室血压监测可能存在一些诊断方面的偏差。此时,家庭血压监测可以进行一些弥补。台湾指南把/80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的界值。既往家庭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85mmHg,对应的诊室血压为/90mmHg。然而,台湾指南中推荐的/80mmHg对应什么,是诊室血压还是自动血压测量的/80mmHg,这点是有疑问的。台湾指南主要基于SPRINT和STEP试验做出推荐,但这两项试验,尤其是SPRINT试验并不是以家庭血压监测作为诊断手段。基于SPRINT试验,美国高血压指南下调了高血压诊断界值(从/90mmHg到/80mmHg),但仍然是基于诊室血压。美国高血压指南并没有强调使用自动化诊室血压测量(AOBP),但实际上SPRINT试验采取的是这种方式。因此,对于台湾指南中推荐的诊断手段,我个人持保留意见。除此之外,既往高血压临床试验,尤其是结局试验,都是基于诊室血压作为入选标准,但没有一项RCT试验,尤其是结局试验采用家庭血压监测作为诊断手段或预后判定的手段开展。因此,对于台湾指南的变革,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
医脉通:在高血压治疗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法趋向于多元化,我们不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低钠饮食和数字疗法等。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新方法及其疗效。
刘靖教授:就高血压的治疗而言,传统的治疗方式通常是指药物治疗,这也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一种治疗方式。除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限盐,也是降低血压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限盐或者采用替代盐取代常规钠盐的方式,在临床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年,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和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BruceNeal教授合作的EffectofSaltSubstitutiononCardiovascularEventsandDeath研究在ESC会议上发布,并同步发表在NEJM。这项研究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开展,研究中采用富含钾离子的低钠盐来取代常规盐。在这项以老年人为主的研究中发现,采用富钾低钠盐替代常规盐可使血压显著下降,同时改善心血管事件结局,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项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富钾低钠盐替代常规盐,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直接证据。鉴于该项研究在我国开展,因此其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值得全球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发达国家借鉴。除生活方式改变外,近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其他一些高血压管理手段。数字疗法便是其中的一种。在ESC大会上,Kario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数字疗法的RCT试验——HERB-DH1关键试验。研究纳入日本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疗法,即交互式智能手机应用程序(HERBMobile)来管理高血压。医生和患者可以通过这个APP联系,患者可以在患者端获得一些生活方式的指导建议,包括限盐、减重、督导运动、膳食结构改善等。最终通过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和传统诊室血压监测,均能看到数字疗法(与常规治疗模式相比)带来的血压下降。该研究是在高血压领域揭晓的第一项关于数字疗法的RCT研究,这对高血压领域以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