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爱济南
当前,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和集中攻坚的四大主导支柱产业之一,在政府部门引导下,企业不断自主研发创新努力下,产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在近期全市举行的生物医药产业调研活动上,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各部门走访七大产业园区、六大龙头企业,深入交流,畅所欲言,在了解园区、企业需求的同时,也深度梳理了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的成绩单。
调研华熙生物。
龙头企业聚集副链长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今年,济南市生物医药企业发展速度迅猛,六大领域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实现了济南产全省用、甚至全球用的发展成绩。在产业发展中,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引领作用不可忽视。
作为细胞与基因领域的头部企业,银丰生物已逐渐发展成为专业从事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存储,基因测序技术、细胞应用技术、深低温医学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等生物医学领域技术研发、医学转化和临床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人类细胞资源、组织器官资源存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专业机构,目前旗下运营14座国家级、省市级干细胞库及遗传资源库,细胞总储存能力超过万份。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百年以上中药实体企业,同时也是山东省独角兽企业,宏济堂是山东省首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备案品种超过个。
华熙生物整体透明质酸(玻尿酸)产能达到吨,其中济南工厂产量达到吨,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全球40%以上的玻尿酸来自于华熙”。
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出色亮眼的成绩奠定了医疗物资龙头企业地位,经过全产业链打造和特色园区建设,同时搭建海外生命科学产业科技、信息交流和离岸人才发展基地,业已形成系统的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网络,打造出健康产业生态圈。
作为“老牌”国企,福瑞达成绩同样亮眼,近三年成功收购焦点福瑞达(全球领先的玻尿酸生产企业)、新疆伊帕尔汗(国内唯一薰衣草地理标识企业),入股润德生物(全球最大氨糖生产企业),已形成以医药和化妆品为核心业务,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健康产业集团。
市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办公室副主任、市卫健委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李宏伟表示:“发挥六大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副链长引领带动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以及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是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建平台落政策园区发挥服务优势“筑巢引凤”
企业发展需要离不开政策、金融、配套等一系列服务,园区作为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为企业发展建平台、引机制、落实政策,成为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构建康养产业超级生态,实现生命大健康产业变道发展。”这是济南市高新区生命科学城的重点发展方向。全市生物医药产业85%聚集在高新区,该园区是全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为了给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园区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化、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年上线的山东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高标准规划国际生物医药(械)OEM超级工厂、开工建设山东大生命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各平台相互关联、优势互补,聚焦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健康产业超级生态。
以打造“齐鲁细胞谷”为目标,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以细胞领域CDMO为核心,聚焦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服务于创新企业与科学家团队,搭建生产开发平台、研发创新平台和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细胞产业专业园区。
公共服务方面,围绕生物医药企业核心需求,向企业提供物业、创业、市场、金融、科技、人才、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按照服务要素来源,为入驻企业提供资本服务、市场服务、技术服务、政策服务、园区服务等五类服务。
与济南药谷产业园遥相呼应,吸引高端人才入驻。莱芜医药产业园目前打造公共服务、医药研发、企业孵化、生产制造、医养健康五个功能分区,是山东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莱芜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联谊基地——“海归之家”,吸引汇聚高层次海归人才创业兴业。
作为全国首个以特医食品命名的园区,济南特医食品产业园区专门设立政府直属正处级机构,区特医食品产业发展促进服务中心,专门服务特医食产业发展。为给企业提供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园区规划出特医食品启动区、生产加工区、延伸产业区、原料生产区、生活配套服务区等“多片区”。同时建设研发平台,与山东省农科院共建了“济南特医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填补了济阳区空白。
综合各优势因素打造产学研用基地。作为历城区政府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主体,济南历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打造了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生物医药科技园、国际医疗健康城、临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综合片区。园区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5大基础服务、6大产业运营服务”体系,兼顾财务法务、政策资源、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四大运营服务平台,搭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作为“国家火炬济南环保节能材料与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济南千亿级产业—生物医药的重要载体”,商河经济开发区规划“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布局,其中商南工业园规划面积14.52平方公里,主要以生物医药、化工等产业为主。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园区着力提升园区品质,配套服务逐步完善,相继开展园区道路、桥梁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绿化改造,打造园区生态景观。配套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租赁厂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医院开发区医务室、生活超市等。设置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园区赋权事项等业务共计33项,企业可直接在园区办理业务。积极推行帮代办服务,确保各企业行政审批全过程“少跑腿快办事”,积极推进“党建链”连接“产业链”等行动,当好企业“店小二”,为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创新引领聚势赋能世界级生产基地、产业大会相继落地
作为医疗物资龙头企业,博科控股集团今年产值预计将达70亿元,其中疫情防控物资贡献率在50%左右。疫情期间,其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济南市首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博弘基因荧光定量PCR仪成功获批上市,快速核酸检测工作站、体外诊断酶的关键技术开发等科技成果转化75项。
宏济堂实验室围绕4个研发方向与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配方颗粒标准研究、经典名方研制、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等,助力中成药质量提升,推进中成药创新研制,实现经济效益超10亿元。
“十四五”期间,齐鲁制药集团在济南地区计划投资75亿元,重点打造全球前列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高端制剂绿色生产基地等重大建设项目。
华熙生物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世界透明质酸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世界透明质酸产业大会落地,助力济南打造成为世界透明质酸之都。同时,世界透明质酸产业大会一系列世界级大会计划在泉城济南举办。
聚焦“延链、补链”企业期待建设配套产业集群
尽管产业发展迅速,但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更高质量发展,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疫情之下,企业原料供给、物流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与产业配套,加强产业集群效应,许多企业、机构、园区各抒己见。
在华熙生物看来,进一步着力完善产业配套,可以对标日韩、欧美和国内知名企业、优势企业需求,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项目,配套包材如纸盒、玻璃、塑料包装制品项目,推动包材、研发、设计、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配套建设,以技术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周边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资源,培养当地产业集群。
在中医药方面,宏济堂则建议,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针对中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重点支持中药材种植、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循证医学研究、经典名方、配方颗粒等创新中药研发、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研发应用和健康服务等全产业链全面发展,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多点支撑的中药“四新”发展形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创新能力。
针对企业需求,政府层面有望出台更多鼓励政策。此前,我市先后出台《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济南市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目前,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在完善出台《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从加大研发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望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红利。
编审:党群工作部
原标题:《龙头企业有力带动园区发挥服务优势!济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蹚”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