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8月26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通报称:8月25日23时许,阜阳市颍上县刘集乡三优集村一私家商务车逆向驶入对面车道,翻至路边水沟中,车上乘客有6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另外2人幸存。
其中一名幸存的12岁男孩由于溺水,被转入安徽医院进行救治。据接诊的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全礼介绍,该男孩主要表现为深吸气后胸痛明显,伴有发热,双肺听诊可闻及较多湿性罗音,胸部CT显示双肺异常高密度影,已作为“吸入性肺炎”病例收入儿科病房救治。
这场车祸和溺水事故,是一场巨大的悲剧,令人揪心。溺水离我们并不遥远,人落水后4-6分钟即可致死,因此,溺水后必须立即施救,了解一定的溺水急救知识可以在必要时救助自己亦可帮助他人。
如何救助溺水者?
李全礼指出,当发现溺水者时,施救者要确保自身安全,量力而行,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团体救援优于单兵作战;会游泳不代表会水中救援,水中救援需专门训练;对水性较好施救者而言,应游到溺水者后方,拖住溺水者的头,尽力将其口鼻露出水面,用仰泳的方式拖到岸边,施救者要防止被溺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万一被抱住,施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水者脱离之后接着再救。
李全礼介绍,一般溺水过程大致分为屏气期、喉痉挛期、水入呼吸道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也可发生在喉痉挛期或水入呼吸道期。当溺水者顺利被救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松开衣领、纽扣、内衣、腰带等;必要时将舌头用毛巾或纱布包裹拉出,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并要根据相应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陪伴,保暖,医院观察。
2.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为溺水者复苏,人工呼吸十分关键。由于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和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进行2次、30次循环。不但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
关于控水的问题。对于溺水心脏骤停,争分夺秒心肺复苏才是关键。控水会延搁心肺复苏时间,增加返流,甚至造成其他伤害,基本属于无用且有害的方法。
溺水者如何自救?
一旦落水,首先必须保持镇静,不要举手挣扎。保持仰卧的姿势,口鼻向上露出水面,浅呼气,深吸气,这样的呼吸方式可以让人勉强浮起,等人援救。
游泳时发生抽筋怎么办?
首先还是要保持镇静。若手指抽筋,首先应保持身体浮在水面,用未抽筋的手帮助抽筋的手指做张开合拢的动作,使抽筋缓解。若小腿和脚趾抽筋,可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向上拉,同时用患侧的手掌压抽筋肢体的膝盖,帮助抽筋肢体伸直。好转后应迅速上岸。
如果困在车辆中怎么办?
车辆掉入水中或者遭到水淹,逃生的最佳时机是车身入水后最初的漂浮阶段。如果车辆处于漂浮状,应迅速爬出,并且,最好待在车辆的顶部;如果它正在下沉,应迅速离开车辆,向安全方向转移。如果没能第一时间逃出车外,车门很可能因为车内外内外水面高度不同形成的压力差而无法打开,此时必须保持镇定,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保持呼吸,等待车内外水面高度一致,再尝试打开车门或通过窗户快速逃生。
冷水溺水怎么办?
1.掉入冷水中后,应远离任何直接威胁生命的因素(如下沉的车辆、危险的波浪激流和岩石)。
2.充分考虑自己的体力、溺水位置、可用的自救资源、获救的可能性后,决定是否游向相对安全的地方。
3.如果决定游向安全的地方,应争取体力下降之前,尽可能快速到达安全地带。
4.如果决定等待救援,应该尽可能让身体漂浮于水面;如果溺水者穿着漂浮服,则应尽可能保持保暖姿势;如果集体落水可以使用抱团姿势。
5.如果预计救援时间较长,应尽可能将自己附着在有浮力的物体上,以增加生存机会。
小贴士: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的地方游泳,应选择自己熟悉的游泳场所。
2.要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所有患有冠状动脉疾病、长QT综合征或其他离子通道疾病、自闭症、癫痫发作或其他残障患者在选择参加水上活动时,应当被告知溺水风险;鉴于癫痫患者的溺水率极高,应让他们切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游泳。
3.要做好游泳前的准备。应先做热身运动,并往四肢泼一些水以适应水温。口里不要含食物,有假牙者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食物或假牙等坠入气管。
4.水性不佳者应穿带救生衣或救生圈,切忌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水,不要到深水区游泳,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时如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心悸、气促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儿童游泳必须有水性较好的成人带领。平时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管,勿让其在水边玩耍,必要时加强水源处的防护措施。
7.少数溺水发生在家中或澡堂,如洗澡时发生漏电或煤气中毒,因意识障碍而倒在浴缸或澡盆中造成淹溺,也应加强防范。
(白寰记者刘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