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10月,好不容易等到“卸货”!正想胡吃海喝放飞自我,却被家人告知:“不准吃”、“不准做”、“对娃不好”......
那些所谓哺乳期的禁忌,令无数宝妈对各种美食、变美方式望而却步。但是,这些到底是伪科学还是事实?
今天,钧钧妈就给来大家扒一扒!在哺乳期的姐妹们抓紧码住啦,不要再中招了!
喂奶后要挤奶排空乳房
经常听到有妈妈会说,有朋友或家人告诉她:每次喂奶后,一定要吸奶来排空乳房,这样乳汁才会多,才不会堵奶。
如果妈妈真的开始这样做,会导致乳房长期硬邦邦的,甚至胀得凹凸不平,但最痛苦的还是堵奶和乳腺炎,最严重时“每周一堵”,真是胆战心惊、度日如年!
正确的做法是,在产后初期乳汁还不是很多时,或者为了追奶,可以哺乳完后再额外排空乳房,但是当乳汁已经供需平衡时就不能额外再吸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要多吃,奶水才能有营养
母乳妈妈经常听到的话:“你一定要多吃,不多吃怎么可能奶水多,不多吃你的奶水怎么可能会有营养?”
乳汁的产生跟妈妈的饮食没有太大的关系,循证医学发现并没有明确的能够发奶或者回奶的食物。而乳汁产生的原理告诉我们,要乳汁产生的多就要让乳汁排出的多,也就是多让宝宝吸,或者多用吸奶器吸、手挤奶等方式让乳汁移出。
母乳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跟母亲的饮食没有关系,比如: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钙、磷、镁、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
跟妈妈饮食有关系的营养元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硒和碘等。但这些营养元素在乳汁中的含量变化并不会特别大。这是因为妈妈饮食只是泌乳细胞获取营养和能量的一个来源,如果饮食中不足,泌乳细胞还会从妈妈身体中获取营养和能量,所以如果妈妈饮食不够均衡,影响更多的其实是妈妈自身。
总结一下,除非妈妈极度营养不良,否则不会影响到乳汁的质和量。奶是靠宝宝吃出来的,而不是妈妈吃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乳汁不够应该加奶粉
乳汁的供应建立在供需关系的基础之上:喂哺次数越密,乳汁分泌越多。反之亦然,喂哺次数越少,乳汁分泌越少(因为配方奶使婴儿饱胀,或他已从奶嘴中获得安抚)。在奶量未充分建立之前,给婴儿喂配方奶往往会造成“母亲的奶越来越不够用,宝宝需要越来越多的配方奶”这一恶性循环。
一旦宝宝减少吮吸母乳,妈妈的乳汁分泌也随之减少。那样的话,不适合宝宝的食物将会用来来替代母乳这种数千年来自然界专门为宝宝设计的最完美的食物。
此外,任何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把一个奶瓶塞到他嘴巴里,不管放什么东西在里面,因为他出生有那么强烈的吸吮需求,所以他还是会喝掉很多,这个不证明他饿或者没吃饱或者奶不够,这个只是说明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吸吮需求,不证明孩子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哺乳期不可以化妆、护肤
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护肤品里面的化学成分很难进入到血液,影响母乳质量,哺乳期的妈妈只要选择正规、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就可以,出门跟小姐妹们的聚会,想化妆也不是不可以哦!
真正应该注意的是和宝宝密切接触,使用化妆品后,尽量不要蹭宝宝的脸,或者让宝宝用手接触妈妈的脸,一是宝宝的皮肤屏障极为脆弱,宝宝接触到化妆品可能会引起过敏,二是宝宝有吃手指的习惯,如果不小心把化妆品的残留物质吃进肚子里,可能会引起宝宝肠胃不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看不知道,谣言知多少。有关哺乳期的谣言真真假假无从分辨,希望宝妈能认真看看,宝宝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你还听过哪些哺乳期谣言,来评论区讨论吧!
钧妈温馨提醒
宝宝出生后,除了科学养育孩子,尽量让孩子过得健康快乐外,更得保护好妈妈。关爱妈妈,从拒绝这些谣言开始!如果你还有其他不懂的育儿难题可以来咨询钧钧妈育儿团队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