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直播预告博骨通今安然如固骨质疏松线上专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03.html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发病率在老年病谱中由过去第7位跃居为第4位。我国首个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高达51.6%。而与高患病率相对的,却是低知晓率和低检测率。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7.0%;5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3.7%。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和必要的生化测定;骨密度检查是目前最佳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其中双能X线吸收仪(DXA)为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为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病机制是骨转换失衡,即骨吸收加快,骨形成相对不足,逐渐导致骨量丢失、骨质疏松。其治疗分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可通过生活起居的改变来增强骨密度,如多晒太阳;多吃含钙、维生素D的食品等;药物治疗即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及双重作用药物等。

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骨吸收抑制剂中典型代表,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受益患者人数最多的一类药物。国内外骨质疏松防治指南中,双膦酸盐均被列为骨松及其骨折防治的一线用药,特别是最新一代口服双膦酸盐-利塞膦酸钠。

然而,骨质疏松症治疗仍存在一系列挑战,例如药物治疗率低、依从性欠佳、治疗方案粗略等;为增加广大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gnjg/8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