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科室转到康复医学的医师,如何让自己从对康复医学一无所知的“小白”成为无所不知的“大咖”?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医学永无止境,所以医生这一职业是终身学习型的职业。
我在进入康复医学科之前是从事内科工作,时间最长科室是神经内科和急诊科。医院门诊工作,会遇到关于骨科或者其他科室的患者就直接在门诊病历上写上请某一科室会诊就解决了。医院的同事们相互配合也很好,其他科室的诊断和专科体检方面基本上在内科用方面不上的,更别谈写这方面的病历了。进入康复医学科研究生临床工作的第一个亚专业组就是骨科。我进入这一专业组要评估患者,还要写这方面的专科情况,当时真是一头的雾水。那就只有不断去学习,有时也是照葫芦画瓢,首先要模仿对,其次要看相关的资料来反馈不断修正您画的瓢,后来逐渐接触到其他的亚专科,才认识到临床任何一个科室都可能和康复医学科有关系。您接诊的任何一个患者也可能有专科的疾病,患者过来进行康复专科疾病可能是择期处理或者慢性阶段的处理。对于康复医师来讲最主要的要学习常见专科疾病的维持处理,出现急诊或者并发症再请专科会诊。医院会诊是有些艰难的,因为其他医院强甚至没有相关科室。对于一个刚刚转入到康复医学科的医师来讲,您在临床上积累的任何经验和教训都会在康复医学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康复医学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处理临床问题。
对于临床知识我们要学习原来专业范围外的其他专科知识,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康复医学自身的知识,完善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架构,细化里面的内容。康复医学自身有康复基础学、康复评估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和社区康复五个方面的内容。康复基础学有人体运动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等;康复评估学包括姿势形态、关节活动度、肌张力、肌力、平衡、协调、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吞咽、言语、大小便功能、自主神经评估等;康复治疗学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中国传统治疗等;临床康复涵盖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科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产科康复、呼吸康复、疼痛康复等;社区康复是临床康复在社区的延伸,牵涉到环境、社会等方方面面。从这里看到需要学习的内容是很多的。知识的学习仅仅靠学习还是不能掌握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就需要不断实践,可以采用一段时间集中某一方面,反复训练直到掌握应用。记得在学习徒手肌力评估的时候,我的训练次数不少于10次,这样的反复训练才可能有手感和体会。一名康复医师最终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临床知识和康复知识的能力。
康复医学科医师要参考不同的书籍,这些书籍是在学校阶段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这里给大家推荐的书籍如下:《循序渐进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不偏不倚-成人偏瘫治疗的选择性躯干活动设计》、《从零开始脑外伤及其他严重脑损伤后的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康复-基于功能的方法》、《物理治疗-脊髓损伤的功能性复健》、《肌肉功能和测试全书》、《骨科术后康复指南》《肌肉骨骼评估基础与技术》、《BRADDOMS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中文翻译版原书第5版(美)戴维·希福》、《肌肉骨骼系统运动学》,还有就是经典的《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文版,励建安主译)》(Delisa)。这里推荐的书籍基本上是翻译版本,这是目前我们想获得有效知识的重要途径。您也可以看原版的外文书籍,不要对翻译有顾忌,因为现在的DeepL翻译软件非常专业,推荐您使用。
对于康复医学科医师,循证医学的内容是非常重要,因此国际和国内的指南是要查阅甚至掌握的。在这里推荐的是pubmed和uptodate两个网站,这里的循证医学内容是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