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之前的知乎想法里给大家分享了健康管理师学习备考的正确步骤,有了行动计划具体该怎么实施呢?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真正一章一章的学习健康管理师教材的第一本书-基础知识啦!此处可以有欢呼声!!!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步入主题啦!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分为四节,分别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以下简称基本策略),第三节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
1.重点:第一节概述和第二节基本策略
考点较细,但几乎都可以分解,进行理解记忆,所以难度指数一颗星。更幸运的是,我已经帮你们分解好了。
2.特别的点:第一章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是原第一版教材的第五章,第二版教材缩减成了一节,可想而知,不是重点,如果不想或没时间(看,我给你们找到了好的理由)看大篇幅文章,可略过,只记大小标题。
3.然后,唯一还没提到的第3节,教材中只有7页,在考试中不是重点,只记标题即可。
私人建议:作为未来的健康管理师,本节中,健康中国建设的两个文件《“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年)小可爱们有必要了解下噢,以后我们跟别人讲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国家对健康产业的重视时可以用得到呦(白捡来的超级官方话术)。
接下来,超级超级知识硬货上菜啦!这是我总结的第一章概论的思维导图(考点、重点知识全部囊括在内),一些难理解的概念已经按照平常人的思维逻辑和考点分布情况给大家分解好了,大家可以直接拿去用~其实直接背诵思维导图就可以,如果一些小可爱喜欢背诵纸质文字重点,我把重要知识点的问题版及答案版也分别总结出来啦,大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拿来背诵或做自我检验喔~首先,问题版如下:第一节概述1.起源2.含义(不同角度理解)3.概念4.内涵5.目标6.健康定义7.特点8.健康管理的理论溯源9.基本步骤10.服务流程11.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
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1.基本策略的种类2.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3.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4.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5.需求管理的概念6.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7.疾病管理的概念8.疾病管理的内容9.特点10.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11.残疾管理的目的12.行为危险因素
第三节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1.《“健康中国”规划纲要》3点内容2.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年)3点内容
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1.定义2.原则3.内容4.特点5.意义
然后是问题+答案版:第一节概述一、起源
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险业21世纪后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二、含义(不同角度理解)
1.公共卫生:找出危险因素,进行连续监测和有效控制
2.预防保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健康体检:延伸与扩展,健康管理=健康体检+检后服务
4.疾病管理:更加积极主动地筛查和诊治疾病
三、概念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和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手段,对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四、内涵
宗旨: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主体: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客体: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信息技术、金融保险
公众理念: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五、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六、健康定义
年,WHO首次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七、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八、健康管理的理论溯源
祖国传统医学的治未病、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九、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十、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十一、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
医院、健康服务机构、社区、政府(广义)、企业及集体单位、健康保险公司
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一、基本策略的种类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二、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膳食、身体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三、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3.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课本上没有,需添加)
四、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五、需求管理的概念
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健康服务的合理利用。
六、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消费者选择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七、疾病管理的概念
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八、疾病管理的内容
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定期的报告与反馈。
九、疾病管理的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