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第一节、概述健康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1、健康管理的定义:
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通俗的说法,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2、健康管理三部曲:
1)、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即健康状况的检测和信息收集。
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即健康风险的评估和健康介。
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即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促进·
体检是前提,评估是手段,干预是关键,促进是目的。
3、健康管理的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康危险因素;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应用效率;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4、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健康管理的手段:
1)、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2)、健康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干预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
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迨疗,这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
6、健康管理服务特点:标准化、量化、个性化、系统化。
7、健康管理的宗旨: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8.健康管理具体做法: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到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9、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10、健康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二、健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溯源
三、健顾管理在美国的应用
四、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健康管理科学基础: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属于可以改变的因素。
五、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始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
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如进行健康干预·。
六、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
健康疾病
预防干预
1)、健康体检一一一以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来选定体检检项目;
2)、健康评估一一一分析个人健康史、家族史、生活方式和精神压力等问卷获取,
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七、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医院、疾控中心、健康服务机构、社区、工作场所、政府、企业等。
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健康管理基本策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影响健康危险因素:
1.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2.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基本策略六种方式: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
1、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2、生活方式理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3)、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3、健康行为改变的4技术种: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二、需求管理
1、需求管理概念:是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帮助人们更好使用医疗服务和管理自己的小病。
2、影响需求的4种主要因素:1、患病率;2、感知到的需要;3、患者偏好;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3、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
4、需求管理方法:24小时电话就诊分流服务、转诊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卫生数据库、健康课堂、服务预约等。
三、疾病管理
1、疾病管理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2、疾病管理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