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KEYNOTE大咖谈黄镜教授

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99988.html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以线上的形式顺利召开,食管癌领域硕果累累。21日,KEYNOTE-研究以主席研讨会LBA8的形式重磅发布,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或Siewert1型食管胃交界腺癌(EGJ)患者,可带来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获益,且这一联合治疗模式安全可耐受。

为此,本报特别策划系列访谈,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深度解读研究结果,梳理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的循证之路,展望未来探索方向。今天我们邀请的是中医院黄镜教授,本文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黄镜教授专访

方兴未艾,免疫治疗从二线迈入一线

黄镜教授介绍到,近年来,食管癌领域的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免疫治疗。KEYNOTE-、ATTRACTION-3和ESCORT三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的二线治疗中明显优于化疗,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我国获批用于晚期食管癌的二线治疗。这也是食管癌领域的重大里程碑事件,更重要的是,这对未来食管癌的治疗探索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进了一线治疗的探索研究。

今年ESMO年会上报道的KEYNOTE-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腺癌、ESCC或Siewert1型EGJ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获得了阳性结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但此结果同时提示我们,食管癌的免疫治疗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如何筛选有效人群,如何管理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总体而言,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曙光初现,但研究之路仍任重道远。

KEYNOTE-研究,全人群获益,安全可耐受

KEYNOTE-研究结果显示,OS方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ESCCPD-L1CPS≥10(mOS分别为13.9个月对8.8个月,HR0.57,95%CI0.43-0.75,P<0.)、ESCC(mOS分别为12.6个月对9.8个月,HR0.72,95%CI0.60-0.88,P=0.)、PD-L1CPS≥10(mOS分别为13.5个月对9.4个月,HR0.62,95%CI0.49-0.78,P<0.)和所有患者(mOS分别为12.4个月对9.8个月,HR0.73,95%CI0.62-0.86;P<0.)中均优于化疗组。黄镜教授指出,免疫联合化疗为全人群患者带来了OS的改善,这一结果振奋人心。分层数据显示,ESCC患者从联合治疗的获益更多,而经筛选的人群,如ESCCPD-L1CPS≥10的患者,其生存获益最为显著。

PFS方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在ESCC(mPFS为6.3个月对5.8个月,HR0.65,95%CI0.54-0.78,P<0.)、PD-L1CPS≥10(mPFS为7.5个月对5.5个月,HR0.51,95%CI0.41-0.65,P<0.)和所有患者(mPFS为6.3个月对5.8个月,HR0.65,95%CI0.55-0.76,P<0.)中均显示出了较化疗的显著优效性。黄镜教授表示,这一数据是合情合理的,应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可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而对联合治疗有效和疾病稳定的患者也会更多,因此,联合治疗组的PFS明显优于化疗组。

客观缓解率(ORR)方面,在所有患者中,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的ORR分别为45%和29.3%,ORR提高了超过15%,这与二线免疫单药治疗的结果类似,提示免疫联合化疗可实现近期有效率相加的作用。黄镜教授特别强调,更难能可贵的是,联合治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8.3个月对6.0个月,2月余的优势不仅是数值上的优势,更意味着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获益。

不良反应方面,联合治疗组对比化疗组的3~5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72%和68%。从研究设计可以看到,化疗方案中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的给药剂量充分,因此化疗组的AE并不低。尽管数值上来看,联合治疗组的AE稍高于化疗组,但其实这在临床上看是没有明显差异的。这提示免疫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可控,并不会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

首程治疗至关重要,免疫联合探索未来可期

黄镜教授指出,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首程治疗至关重要,优效的首程治疗可使更多患者获益,同时可维持长期的有效性。此次,KEYNOTE-研究结果的发布是食管癌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可能很快会改变临床实践,同时也为围手术期治疗,如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提供了更多治疗探索的理论基础。

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的不断探索,根本性地改变了食管癌的药物治疗格局。在免疫治疗时代,领域内的医务工作者也有了“去化疗”的探索,诸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CTLA-4单抗的双免疫治疗、抗血管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等均开展了相关研究。此外,溶瘤病毒在食管癌的相关探索研究,以及溶瘤病毒联合PD-1单抗的临床试验也纷纷开展,目前已有小样本研究提示部分患者可从此类治疗模式获益,期待未来更多循证数据的累积。

黄镜教授表示,期待各种联合治疗模式的研究结果,如何筛选可能从不同联合治疗获益的优势人群是关键,同时不良反应的管理也是临床医生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hx/8273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