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逵教授
解放军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北京希斯科肿瘤临床研究基金会副监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CRPC)主任委员
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核心专家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急需被重视
像目前临床医生比较了解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一样,肿瘤治疗导致的OM也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的进行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0%大剂量化疗(如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及20%-40%的常规化疗的患者都会发生口腔黏膜炎;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也会存在口腔黏膜损伤问题。发生OM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溃疡、口腔疼痛、进食困难、口干以及味觉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往往会导致药物、放疗剂量的调整或治疗中断,给肿瘤治疗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欧美多国已经制定和发布了多部OM防治或口腔护理相关指南,但在我国临床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还是在口腔黏膜炎出现后对症治疗,或者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治疗。目前也缺乏一个符合我国国情且较全面的(含放疗,化疗,免疫靶向治疗)关于OM的诊治规范。基于这些临床背景及需求,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和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了38位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和各自的专业经验,结合中国临床实际情况,认真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本专家共识,提供给临床医师作为重要参考。秦叔逵教授表示:“首部《抗肿瘤治疗引起急性口腔黏膜炎的诊断和防治专家共识》秉承了CSCO指南的原则,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度形成推荐,相信能为临床肿瘤医生带来指导和帮助。随着此次《OM共识》的发布,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加强对OM的重视,规范有效地防治OM,使肿瘤患者的支持治疗及全程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医、护、患三者联动,
共同推进口腔黏膜炎的防治
此次《OM共识》的发布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根据陆续出现的新的循证依据和中国临床实践不断更新完善。OM的管理不仅需要临床医生的重视,护士和患者的观念和参与,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护理工作,从预防宣教到日常口腔检查,到随访治疗,贯穿了OM的全程。医护的共同重视和合作对OM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OM共识》的发布,协会将会积极开展有关《OM共识》的继续教育工作,让广大一线临床肿瘤医生和护士学习了解《OM共识》,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共同推动OM领域的防治规范化。另一方面,需加强对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宣教,让患者重视及正确面对OM,做好日常口腔基本护理,有效预防OM的发生及发展。通过医生,护士,患者,三者联动共同推动OM防治的规范化。王杰军教授
国家卫生计生委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康复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肿瘤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委员会委员
OM需要全程管理,重在预防
《OM共识》强调对于肿瘤患者OM防治要贯穿整个治疗始终,全程、规范化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预防、诊断、分级、治疗、治疗后护理及随访。口腔黏膜炎重在预防,因此《OM共识》里对预防措施做出了推荐。包括口腔评估、日常护理、营养建议等方面。口腔评估方面,建议在抗肿瘤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口腔评估,尤其对于具有中、高危OM风险患者,首先推荐到口腔科评估和预防处理。对于所有治疗的患者,均提倡采取口腔护理措施,以预防OM,同时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