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医学概念
医学核心
医学条件
医学类别
医学创始
国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年优秀青年教师评选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师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促使学生们走向五湖四海的生涯摆渡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年优秀青年教师开始评选啦!为大家介绍20名我校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

1.宋月晗(中医学院)

(向上滑动启阅)

宋月晗,中医诊断学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年任教,两年后评为副教授,自年任教授。一直来,以教师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致力于教学科研一线,具体如下:

1.教学工作: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讲授本科、研究生4大类12门课程,学评教最高分97.83分。

任职来,主讲中文、英文、双语与技能实训四大类课程,包括本科生《中医诊断学》、《中医学基础概论Ⅰ》、《中医基本技能训练1》、《民族医学概论》《中医诊法研究》《辨证论治学基础》等10门课,以及《中医诊法研究进展》、《临床杂病辨证专题讲座》2门研究生课程。近五年完成本科及研究生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主带70.2学时,年均达到学时,学评教最高分达97.83分。

2.教研创新:致力于教学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法探索,主持及参与教学科研课题19项,获得教学奖励14项,并被选拔至北京市青教赛。

(1)教学科研课题19项: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2项,作为骨干参加各级各类课题17项,尤其在MOOC、实训、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MOOC建设3项,中医诊断实训课题5项、课程思政2项。

(2)教学奖励14项: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并被选拔至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作为骨干成员参与MOOC建设,其被列入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医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另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北京市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等骨干成员。

3.多维推广:推广教研成果提升影响力,发表教学论文19篇,编写教材及教参10部;结合新技术促发展,MOOC课程参与课程32万人次,并在学习强国展播。

(1)出版教材、教参提升影响力:实训教材实现了从大学特色教材《中医基本技能训练》——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诊断学临床技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诊断学基本技能实训》的系列创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教学中广泛使用,影响力大,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所主编的教参《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深受学生好评,实现了再版发行,广泛使用。

(2)利用新技术,在线展播促推广: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的《中医诊断学(上)》《中医诊断学(下)》免费上线,是全国率先开展慕课建设的中医学主干课程,并为首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针对海内外学生开课的课程,自年10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首次开课,目前已免费开课十轮,选课学生达32万余人,目前已有32万余人进行了学习,并在学习强国进行了展播。

4.社会服务:为手诊协会指导老师,获得优秀社团;面对疫情,灵活改进教学,获得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奖励2项;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项。

(1)负责手诊协会,带领学生开展线上线下义诊活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早“第七届志愿文化月”志愿携手做项目中获得一等奖。

(2)面对疫情,发挥优势,灵活应对,改进教学形式,获得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奖励2项;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践项目4项,其中两项获优秀指导老师。

(3)作为班主任老师,在疫情期间带领全班同学对武汉学生鼓励、安慰,带领班委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防疫、抗疫工作,并鼓励在京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己之技、报效祖国。

5.实时学习:参加双语、MOOC、课程思政建设等多项进修学习,并于年在中医研究院进行脱产学习。

围绕教研内容,积极参加双进修学习,如教育部骨干教师双语教学培训、课程思政建设、MOOC建设的方法与技术等多项继续教育项目,完成继续教育超过学时。进行了小儿推拿、火针、浮针等临床技能的学习,实现对不同专业的课程讲授更具针对性与特色化。

6.以研促教:围绕痰证进行系列研究,实现对中医诊断教学中津液病辨证、病因辨证内涵的进一步挖掘。

在科研方面,围绕痰证进行了系列研究,获得25项课题的支持,发表论文63篇,另编写书籍4部,获奖4项。其中主持课题7项,在主持的课题中,有国家级2项,省部级2项,校级3项,另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发表论文63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15篇,SCI收录3篇,单篇引用次数达23次;另有主编1部,副主编1部。提出“痰”是成瘾、痴呆、失眠、焦虑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关键病机之一;从“菌-肠-脑轴”解析上述疾病异病同证的机制。相关成果推动了中医诊断学津液病辨证的科学内涵的挖掘,同时以科研反哺教学,形成教研一体的工作模式。

7.公益奉献:坚守服务一线,担任实验室秘书、后备学科带头人,并为党支委员、工会组长等工作。

在实验室建设上,作为神经免疫实验室秘书,一直坚持在实验室建设的一线。在学科建设方面,既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的骨干成员,又为航海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后备学科带头人。

在学生培养上,指导硕士3名,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4项,其中一项获得大学创新创业成果二等奖。

担任中医诊断支部组织委员、工作组长,为系、院、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2.毛萌(中医学院)

(向上滑动启阅)

1教师风范

本人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重视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作为民族医药糖尿病党支部支委主动组织和参与支部活动。坚持在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争起到先进带头作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获“群众游行先进个人”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关爱学生,教风端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anl.com/yxlb/8388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