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体医融合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事业;本平台本着严谨的科研态度、客观的循证真相,围绕康复医学、运动康复、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方面,定期推出系列科普文章、经典文献品读和康复医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为广大康复从业者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向广大康复、健身爱好者传播前沿、权威、专业的科普指南和健康指导,助你成为更强康复业者!!!
前言/Profile/
跑步是非常受欢迎的有氧运动,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锻炼方式之一。对于大众来说,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跑步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空间、设备和器械的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近些年由于“运动是良医”的思想逐步扩散,我国开始进行跑步运动,甚至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人群急剧增加,大量没有运动基础、未接受专业训练的人群在跑步中产生损伤的几率迅猛增长。
运动损伤不仅会使受伤人群因病痛告别运动健身,还会打击其参与运动的热情,因此探索跑步时,尤其是长跑时易产生的损伤,针对损伤进行训练,降低长跑中产生的损伤尤为重要。
对名有跑步习惯的不同水平的业余跑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跑跑步者的损伤率较高,高达62.06%,也就是说每10个经常长跑的人中就有6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着运动损伤。
是什么导致运动损伤?损伤部位在哪里?又有什么预防措施呢?带着这几个问题,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向的调查研究。
研究表明,在长跑中的运动损伤以过度使用伤为主,其中膝部的损伤率最高,高达31.07%,其次是足踝部的损伤,为24.21%[1],且男性跑者的损伤概率较女性更高[1-2]。
长跑中运动损伤原因及其训练方法和预防措施
原因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系统之间功能的不协调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比如:肌肉力量差、柔韧性、协调性不足、本体感觉和平衡稳定性功能下降等;二是跑步时跑鞋、护具的选择、运动模式等外界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01
肌力不足引起的下肢动力链排列失衡和紊乱
在跑步的过程中下肢各关节角度、关节位置为了获得最佳的缓冲和力的传递应当有合理的排列方式,错误的跑步动作常与肌力不足等因素引起的下肢动力链排列失衡和紊乱有关,因此下肢肌力不足即可能增加下肢运动损伤的风险[3-4]。
进行下肢的力量训练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使下肢肌肉在跑中能够维持正确的跑步动作,有效减少损伤可能。
02
双侧肌肉力量差异和肌肉柔韧性不足也可能会引起下肢运动损伤
有研究表示:92%的有跑步损伤史的跑步者存在肌肉不均衡的问题,但具体是跑步损伤导致了肌肉不均衡还是肌肉不均衡导致损伤暂不确定。
总之,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平衡下肢力量能够很好的降低跑步中的运动损伤,降低疼痛感。
03
本体感觉、平衡稳定性功能下降
本体感觉与平衡稳定性的增强会降低跑步中的损伤[4]。良好的本体感觉与平衡稳定性可以为动作提供有力控制,减少失控情况的出现,减少下肢损伤。平衡稳定性又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都与运动损伤相关。提高本体感觉与平衡稳定性可以让跑者在运动中更加准确的进行抬腿、着地、蹬伸等动作,降低跌倒可能性,提高疲劳感受,降低因疲劳导致的运动损伤。
除此之外,选择较好的跑鞋与护具,跑步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和聘请跑步教练也是降低跑步中运动损伤的可取方法。
新发现
“男性跑者的损伤概率较女性更高”,这一研究的发现引发很多研究人员的兴趣。并对此展开进一步研究:对不同性别的跑者展开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分析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的跑者的跑步习惯;下肢肌群肌肉力量等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探讨降低跑步中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的方法。
下期分享预告
《男性/女性膝关节的损伤生物力学分析》—菜菜学姐
参考文献
[1]杨一卓.业余跑者跑步损伤危险因素调查及长距离跑后足弓疲劳与纠正效果[D].北京体育大学,.
[2]王沛珣.膝痛跑者跑姿及肌肉力量的关联分析[D].南京体育学院,.
[3]张燊.足部功能训练对足弓形态及跑步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DOI:10./d.cnki.gstyx..
[4]田斐.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DOI:10./d.cnki.gstyx...
审稿:梓涵、Murphy
排版:梓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