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董(化名),从去年10月常感下腹胀痛,与许多受疫情影响的湖北人一样,医院检查。直至三月超声检查发现:右卵巢里长了约10公分的包块,小董很绝望,病理结果提示“有可能是不好的东西。”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她还怀有一丝希望,“我还没结婚,想保留住我的子宫和卵巢,想做一个妈妈。”
今天是母亲节,小董线上收到来自上海的鼓励:现场视频连线,三年前历尽坎坷才荣升宝妈的凌凌(化名),分享自己从怀孕到确诊合并肿瘤,再顺利升级妈妈的悲喜之路。凌凌用自己亲身经历为她打气:“我想把我乐观心态传递给她,陪伴她渡过最难时刻,给她希望!”
爱的传递,发生在今天复医院、医院举行“医心抗疫、乐与同行”主题活动现场。
小董的无限期盼,让凌凌回忆起自己成为母亲的日子,每一帧画面都深深刻在她脑海中。如今怀抱三岁儿子,凌凌娓娓道来,“年,我被诊断为妊娠合并宫颈癌,医院,医生大都建议终止妊娠,切除子宫,再进行抗肿瘤治疗。但这意味我将永远无法再生育,那年我只有32岁,怀孕13周,我想要留下这个孩子,想成为一名母亲。”
凌凌的梦想,医院华克勤团队妙手仁心下成为现实。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结合国际上循证医学证据,医院病理科、宫颈疾病诊疗中心、影像科、新生儿科、产科、手术室、护理部等,共同制定“切癌肿保胎儿”、“边化疗边随访”诊疗方案。
凌凌的这份幸运,而今也传递给了小董。就在前天,复医院、医院线上为小董进行远程mdt多学科会诊。两院顶级专家力量共同为女孩制定了兼顾规范化治疗肿瘤、个性化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案。
活动同时传出消息:作为抗疫最前线,截止目前,医院产科整个疫情期间共为88例确诊新冠肺炎产妇、疑似新冠肺炎产妇顺利生产,分娩宝宝全部“零感染”。
今天的直播现场,医院产科主任李家福教授、复医院产儿部指导程海东教授,针对疫情期间孕产妇安全管理进行连线对话。两地专家围绕抗疫特殊时期保障母婴安全、减少院内感染、保护医护工作人员等诸多细节方面工作分享经验。线上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复医院国际泌乳顾问团队成员张俊平,专家就确诊新冠肺炎后哺乳期妈妈母乳喂养问题进行了现场科普解答。
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说,沪鄂两地情谊悠长、疫散花开之际,上海同行表达对武汉同行的敬意,他们不顾安危冲在一线,逆风而行。正值母亲节,每个母亲守护小小家庭,希望能有更多母亲感受温暖力量,心怀希望,光明前行。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顾泳李敏
文字编辑: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