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耕耘了那片田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耕耘了他的心田“——卢梭在《瓦尔登湖》一书中记录了他通过自然风光疗愈身心,并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
人们总将花园描绘成可以缓解病痛,治愈心灵和肉体的天堂。它是一处可以使人们从外部世界的日常压力中缓解出来的地方。美国身心灵医学专家赫伯特?本森玛格?斯塔克(HerbertBensonMargStark)曾提出疗愈花园可以“刺激感官、提高免疫反应能力、促进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恢复。因此,疗愈花园是圣地的守护者。人们可以在康复花园内获得高层次的精神力量。“
在疗愈花园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循证设计的理念(EBD),循证设计是遵循优秀研究成果中的证据来进行设计。医疗保健建筑师和研究学者科克·汉密尔顿提出:“循证设计是指审慎、明确而又合理地使用现有研究和实践中的最优证据,与知情的客户一起,做出各个独特项目的关键设计决定的过程。”它是一种以当前行业内最可靠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统计数据作为设计依据的设计过程,是致力于寻找优化建筑表现的途径。
在疗愈花园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循证设计的方向进行成果转化,通过科学的研究得到最好的设计成果。一方面在疗愈环境的设计中通过医疗环境品质的提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对整个项目的表现成果、经济效益、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文化成果等进行全面的提高。
图二“疗愈花园“应遁形的设计原则
在疗愈花园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健康、安全、文化与美学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1)在健康方面,应将新的健康理念融入疗愈性环境设计中,统筹适宜的康复疗法,配置新型的康复设备和健康疗愈设施;
2)在安全方面,应重视花园整体设计的简洁和安全度,进行无障碍设计考量,使视线通透、道路易达;
3)在文化方面,应针对不同地域特征的人群,配以熟悉的康复疗愈环境,并针对当地文化研究赋予一定的文化主题。例如通过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或人物形象和故事,对公园整体风格、景观植物、文化雕塑小品、整体色彩选择、构筑物明亮度等进行地域文化营造,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疗愈性文化景观环境;
4)在美学方面,应选取适当的艺术元素,来丰富景观层次,塑造视觉美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疗愈性环境。
疗愈花园的五种设计场景:遵循循证设计中针对不同需求康复人群的疗愈环境的设计需求,根据患者不同的情感需求,将疗愈性景观环境分为五种设计场景(包括疗愈性空间场景、医养型复健空间场景、情感社交性疗养场景、冥想型空间场景以及活动参与体验型场景)。
图三“疗愈花园“的五种疗愈性场景应用方向
第一类场景:医养型复健空间场景物理性疗愈场所——循环步道针对有健康需求的特殊群体,例如阿兹海默症患者等需专项治疗人群,可设置针对性的物理性疗愈空间场所。例如爱医院为了方便患者自由行走,花园内的道路可以设置循环步道。不用设置尽头,也无需考虑道路通向何处。环形道路与交错重叠的小径明确了花园的整体布局。除此之外,橡胶路面的铺设也可以减轻意外跌倒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图四湿法橡胶路面的表面颜色和质感都可以降低潜在的意外事件发生
循环步道,与医院的主通道和前后花园相连,为精神病患者打造了一个足够安全的花园空间。
图五环形小路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连续不断的路径
第二类场景:疗愈性空间场景心理感官性疗愈场所——五感花园针对需要感官性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性疗愈。通过通过五感疗法,合理地安排对人体的五项感官(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的刺激内容,并且兼顾亚健康人群的特殊身体条件,有针对性的配置植物,从而达到人体分别从五感的不同维度的治愈效果。
视觉作为最直接的身体感官,可直观的体验到光线和色彩的千变万化。色彩对人类思维、行动、健康乃至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视觉上可选择色彩明快、四季可赏的植物;根据不同季节花卉的盛放与衰败的变化,配置以不同的植物类型。
同时,科学家发现发现甜甜的芳香可以刺激阿尔法脑波、塞塔脑波和德尔塔脑波的产生,使大脑达到完全放松的状态。因此在嗅觉上,应尽量选择会散发特定气味且具有一定疗愈效果的植物,选择通经活络和润肺养心类的芳香植物(如丁香、腊梅等)来治愈患者的身心。
图六五感花园的五种感官架构
此外,在触觉上应尽量选择有特殊手感的植物,使其产生不同的触觉刺激,产生愉悦的生理反应;并且植物设置的位置也应便于老人触摸。在听觉上应尽量创造出丰富的场景感,如荷叶、芭蕉等摩擦或下雨时碰撞的声音,来营造丰富的听觉体验,进一步激发其想象力,使其产生相关的意境联想。在味觉上可以通过亲自种植蔬菜和植物的成就感,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强化正面的心理感受,让患者与花园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
案例:治愈身心的五感花园
“法国伊瓦尔小镇“
年4月,位于法国的中世纪村庄伊瓦尔,依托自己优越的地理环境,建立起了自己的像小小迷宫一样的五感花园(JardindesCinqSens),其中有多种植物是按照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味觉来分区布置的。
图七伊瓦尔的五感花园
年,根据伊瓦尔的五感花园也因为它在景观布置和园艺配置方面的卓越创意,被法国文化部和通讯部授予花园和公园的卓越称号标识,并两次荣登“卓越花园"(Jardinremarquable)排行榜。
图八“伊瓦尔小镇五感花园的内庭空间
伊瓦尔的五种感官的主题:
置身在整个伊瓦尔五感花园中人们的整个感官都会被唤醒,其五感花园是由鹅耳枥和苹果棚架组成的植物和花卉相匹配的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四个小花园,形成对冲迷宫的魅力。
图九花园中不同种类的植物
在五感花园里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菠萝鼠尾草的触感,也可以品尝成熟果实的味道,也可以倾听鸟舍或喷泉的声音,使人群的五馆和身心都处于极度放松舒适的状态。
第三类场景:冥想型空间场景沉浸式治疗场所——冥想池针对需要独处的患者提供内向型的冥想空间,让其从安静的环境中获得能量和平静。通过研究表明人们在冥想过程中的脑波会变得安定、心情逐渐变得平和、全身肌肉变得放松,不知不觉地改善平时不好的性格和行为,让自己更客观和安定,而且记忆力、思考力、创造力都会有所提高。
图十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屋顶花园中的遮荫空间
图为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屋顶花园的冥想空间,它以其荫蔽的环境,打造出了一个安静、平和与冷静的氛围。在类似的贝壳的遮荫空间中,设计师安排了一系列座椅,来满足患者停顿聊天的需求,使该处成为了一个适宜洽谈沉思和冥想的场所。让人们在独处冥想的过程中,能进行深层次的内省和自我觉察,从而排除感官的干扰,达到身心疗愈和升华的觉察力。
第四类场景:情感社交型疗养场景交流体验式疗愈场所——阳光房根据不同人群的各级疗愈需求,应在疗愈环境中提供不同层次的疗愈性场景。例如,针对部分较为孤寂和社交隔离患者提供一个可供提供一个可通过沟通情感来进行身心疗愈的温暖放松的环境,从而达到情感互动式的疗愈体验。
图十一英国曼彻斯特玛吉治疗中心阳光房
位于英国的曼彻斯特的玛吉治疗中心,为患者营造一个如“家”般温馨宜人的治疗环境,建筑采用木格结构,呈现出优美几何状外观,自然光线透过玻璃照射进来,使整个室内空间充满阳光。该建筑设计专注于自然阳光、绿色植物和疗愈花园,打造了一个具有疗愈功能的阳光房,通过透明的环境将室外自然空间和室内疗愈景观相结合,并且使患者可以在充满疗愈植物的玻璃房中充分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达到疗愈身心的效果。
第五类场景:活动参与体验型场景外向型参与式疗愈空间:治愈之水针对一些特殊病患,特别是儿童患者,可打造具有互动参与体验性的场景式空间,例如倾听喷泉潺潺的流水声,观赏池塘内的鱼儿或是水面反射的阳光都可以为患者增添乐趣;通过美好的景象和声音将空间汇聚,营造一种治愈和放松的空间。在设计上在临近花园的区域和有路面铺装的区域可设置水景,以防止道路泥泞情况的出现。
水龙头设施距地面的高度应为24英尺-36英寸(61厘米至91.5厘米),还可以使用手柄(柄状水龙头)和插塞接头。软管和覆盖物可以降低花园的需水量。”气泡“喷泉为触摸式喷泉,需水量较少,而且基本不会引发健康问题和安全问题,因而在花园内设置”气泡“喷泉较为合适。
图十二孩子们在“治愈之水“水景设施内嬉戏玩耍
医院的康复花园的气泡喷泉,园区中的喷泉水池与花园营造的景物合二为一,有时宁静,有时在阳光的映射下闪着光,不时发出悦耳的声音。为人们带来享受欢乐的疗愈效果。
图十三时而涌出气泡的“治愈之水“水景设施
综上所述,疗愈花园代表着推动肉体、灵魂、精神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以上具有疗愈功效的空间构成的疗愈花园,可以很好地纾解日常的压力,具有安抚、平静、恢复精神及心理健康的能力,是健康生活的推动者,是身心平衡、健康幸福品质生活的助推器。
因此,疗愈花园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既要求自然能最大程度的被呈现在每一个游客的周围,又要求不同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人能够以一种最为适宜的方式来接触和感悟自然。真正的将自然转化为愈疗心灵的工具,需要的不仅仅是绿色,更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让自然能够最大程度服务于人的空间亮点。
文字皆为企业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作品名称。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